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刚刚过去的5月,有两则新闻科技感十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三团七连棉花播...

①刚刚过去的5月,有两则新闻科技感十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三团七连棉花播种现场,只见拖拉机牵引着播种机奔驰,却看不到驾驶员;阜康市上户沟乡源森农田地里,两架无人机始终与小麦保持1.8米的高度,匀速往来飞行,喷施硒肥不重不漏。新闻吸睛之处就是——这些颇显“魔力”、带给我们惊喜的动作都依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

②记者获悉,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2017年下半年,我国将采用一箭双星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届时,将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史上多个突破。据悉,北斗三号卫星还将于2018年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③目前,地球上空,15颗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日夜不停运转。自2000年第一颗北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计划稳步推进,跻身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列。

④最近5年,北斗导航卫星发射进入密集期,圆满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组网并投入运行,攻克了运载火箭上面级直接入轨发射、高精度原子钟、星间链路、自主导航等关键技术,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科技成果。其中,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实现了国际卫星导航领域和我国航天领域的多个首创,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

⑤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对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近年来科研人员奋力拼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迎来了产业化的“黄金时代”,充分显示了中国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目前,“北斗”不仅在测绘、交通运输、减灾救灾、电力、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在监控跟踪类可穿戴式设备、移动健康医疗、城市快递、互联网汽车和共享单车等细分领域获得更加广泛的拓展。据专家测算,2020年前后,北斗产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

⑥约600年前,中国古人通过测量北斗星的高度,换算出相应的地球纬度;如今,15颗“北斗”嵌满星空,璀璨的“中国坐标”正服务全球越来越多的用户,成为继高铁出海、核电外交后的又一张“中国名片”。

(选自2017年6月4日《解放军报》)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文章开篇安排了两则“科技感十足”的新闻,有何用意?

3.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据专家测算,2020年前后,北斗产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

4.你认为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是什么?请从原文中摘抄出来。

 

1.璀璨“北斗” 闪耀“中国坐标”(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成为又一张‘中国名片’) 2.引出主要介绍对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广泛便捷应用于农业生产;突出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据专家测算” 表示结论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但并不是绝对的事实,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2017年下半年,我国将采用一箭双星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新闻标题的拟写。新闻标题的要求:1. 题文一致;2.一语破的;3.简洁明快;4.生动活泼。要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方法是:时间+人物(事物)+地点+事件。根据要求,标题可拟写为:璀璨“北斗” 闪耀“中国坐标”。 2.本题考查第一段的作用,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文章开篇安排了两则“科技感十足”的新闻,是为了引出主要介绍对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本题考查新闻语言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要结合词语的意思和所在段落的内容来综合分析。“据专家测算”表示结论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但并不是绝对的事实更符合实际情况,表达意思更准确。 4.本题考查学生新闻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方法是:时间+人物(事物)+地点+事件。本文可以概括为:2017年下半年,我国将采用一箭双星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节选自彭端淑《为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建本》)

(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③炳烛:点上烛火。④孰与:用于比较。孰:谁,哪一个。⑤昧:黑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蜀之有二僧______           ②子何而往_______

    ③晋平公问师旷曰______       ④欲学,恐已_______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

    安 有 为 人 臣 而 戏 其 君 乎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4.请简要分析(甲)(乙)两文不同的劝学方法。

 

查看答案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昔人”是指_______;一、二两联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想象本首诗第三联所展示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查看答案

下面的申请书在格式上有三处错误,请加以修改。

修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这朦胧的灯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②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

B. ①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禁毒意识         ②你是否意识到你正在犯错误

C. ①我一整天都家                     ②我家学习

D. ①酒香不怕巷子               ②这本书的内容很,读起来真难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为了保障考场周边环境,给考生制造安静的生活和迎考环境,②各辖区大队采取夜巡、蹲点值守,全力为高考保驾护航。昨天上午将近10点左右,记者联系上润州区环监大队负责人翟海滨。他正在美的城工地巡查执法,防范施工行为发生。翟海滨说,“在考试期间,工地白天也不得施工。”镇江新区环境监察大队执法人员杨新明介绍,④大队已经在高考前定时巡查,并将市环保局相关文件下发到每个工地,发现违规情况,及时予以查处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         词语后增补       

(3)第③处不合逻辑,应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                   互换位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