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 ①今年7月,电影《大鱼海棠》...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

①今年7月,电影《大鱼海棠》上映24小时票房即达到7460万元,一举打破国产动画片首日票房纪录。这部电影动画巨作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清新的水墨韵味始终烘托着美轮美奂的画面,带给观众一股强烈的“中国风”。

②水墨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其在文化精神上融汇诗词、书法艺术,追求朴素自然美:在艺术形式上巧妙运用写意,将笔墨意趣发挥到极致,进行程式化的夸张提炼。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已成为我国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③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多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此亦是水墨动画片意境的结构特征。

④童话题材动画片《牧笛》中有一个场景:牧童骑在水牛背上于河塘中嬉戏。这个画面是根据著名画家李可染的风格绘制而成,水牛的头和身只画一半,另一半在空白处。画面中水纹和波光的倒影,使观众更能深刻感觉到牧童与水牛的惬意悠然,整个画面灵而不空,赋予了观众发挥无限想象的空间。此外,空白的运用更能展现出烟云水气的甜润灵秀、清新飘逸。“梅花点瓣”式的笔触刻画出苍茫山色,水的“白润”与墨的“黑韵”交融于流动的画面中,虚中带实,实中有虚,同时配之各种现代动画手法,把中国水墨动画这朵艺术奇葩推向新的境界。

⑤国产动画片《山水情》所创造的美学空间即是对此绝佳的诠释。高山流水之间,老琴师将心爱的古琴赠给少年,少年弹奏古琴,悠扬的琴声,送走消失在茫茫山野的老琴师……随之画面中老鹰、孤雁、江流显现,由直接意象引发间接意象构成的画面意境,将离别之痛苦、友谊之深厚,刻画的既细腻又抽象,个中韵味更是妙不可言。同时,该动画片把人物作为主体,将人与自然和谐结合,使中国传统水墨写意山水画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

⑥早在1961年7月,我国就成功制作出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其中画面大量取材于著名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其超高的艺术水准,鲜明的中国特色,使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为我国此后的水墨动画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⑦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我国现代水墨动画制作技术得到不断提高,结合立体影像技术创作的立体水墨动画精品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其引入电影语言,注入大量现代元素,叙事更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音画效果更完美。

⑧所以说,无论从历史角度看还是从现实角度看,水墨动画都是中国动画电影里的一朵璀璨奇葩。

1.第①段从电影《大鱼海棠》说起有何作用?

2.下列句中加点的“多”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3.第④段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中国水墨动画美在哪里?请通读全文后加以概括。

 

1. 从电影《大鱼海棠》说起,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 2. 不能去掉,“多”意思是“大多”,是限制性词语,用在句中表示中国水墨画多数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艺术境界;如果去掉,就变成只有这一种境界了,过于绝对,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一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 举例子,通过列举动画片《牧笛》,具体真实地说明了中国水墨动画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 4. 意境虚实相生,叙事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强,音画效果完美。 【解析】 1.本题考查说明文首段的作用。可以通读全文,了解全文主要内容。说明文的首段常有提出说明对象,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阅读本文可知,本文的第一段从电影《大鱼海棠》说起,引出说明对象,清新的水墨韵味始终烘托着美轮美奂的画面,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为了说明的更加严密和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这句话中的多表示范围的限制,表示并不是全部,还有其他的艺术境界,如果去掉,就成了唯一的,与事实不相符。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别和作用的理解,要熟悉常用的说明方法的标志特征。根据文本内容可知,第四段主要列举动画片《牧笛》的例子,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实地说明了中国水墨动画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三段中的“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第七段中的“叙事更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音画效果更完美。”可以作答。中国水墨动画美在意境虚实相生,叙事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强,音画效果完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近学堂。育常有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将鬻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官至太傅。

﹣﹣《太平御览•学部》

[注释]①王育: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著名学者。  ②豕(shǐ):猪。 ③以:用来。④截断水杨树枝条。⑤鬻(yù):卖。⑥伪汉:指东晋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的一个政权,与东晋对立。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给 其 衣 食 令 育 与 其 子 同 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育常有拾薪  暇:_____②于是郭子敬闻而之  嘉:_____

3.王育是如何通过自己努力成为一位博通经史的学者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杜  甫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

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能让我的一口面包从嘴里抢走,让我的一滴活水从我杯子里泼掉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的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以上这段文字出自是英国作家_____ 的名著《_____》,这段文字表现了女主人公_____(概括精神品质、性格。)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中的康塞尔,他忠心耿耿,性格沉稳,为人随和,对分类学入迷。

B.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C. 《骆驼祥子》中,祥子从农村来到老北京城,从饭里茶里省钱,攒了三年,买的第一辆车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查看答案

(题文)默写:

_____,阴阳割昏晓。

②《登幽州台歌》中“__________”体现作者独立于天地之间,孤独寂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③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④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________

⑤《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