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嗥鸣(háo) 秩序(di...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鸣(háo)   序(dié)       彭(bài)       气冲牛(dǒu)

B. (huì)     疤(chuāng)  愧(zuò)       深痛绝(wù)

C. 雳(pì)    字(tiē)     徘(huái)    烟雾缭(rào)

D. 注(xiào)  竹竿(gān)       午(xiǎng)   移默化(qiǎn)

 

B 【解析】试题分析:A秩序(zhì),彭湃(pài)。C霹雳(pī),字帖(tiè)。D校注(jiào),晌午(shǎng),潜移默化(qián)。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目:幸福往往在你身后

要求:①文体自定;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诗中用一个“________”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____________”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问女所忆:

(2)辞爷娘去:

(3)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4)气传金柝:

2.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并翻译。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4.结合选文,说说木兰给你的印象。

 

查看答案

阅读《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文章,完成小题。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 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1.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是如何践行良好教养的

 

查看答案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 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 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 “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 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 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 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 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 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 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 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 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 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 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 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 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 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 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 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 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 诗,“征车已驾晨窗白, 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1.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1) 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

(2) 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B. 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C. 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    D. 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3.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

4.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