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老央 白先勇 ①讲到我的启蒙老师,第一个恐怕就要算我...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老央

白先勇

①讲到我的启蒙老师,第一个恐怕就要算我们家的厨子老央了。老央是我们桂林人,有桂林人能说惯道的口才,知道的鼓儿词奇多,因为他曾是火头军,见闻广博,三言两语,把个极平凡的故事讲得妙趣横生。

②冬天夜里,我的房子中架着一个炭火盆,炉灰里埋看几个红薯,火盆上搁着一碗茶水,以去火气。老央问我:“昨天讲到哪里了,五少?”“薛仁贵救驾。”我说。老央正在给我讲《薛仁贵征东》.那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小说。而那银牙大耳,身高一丈,手执方天画戟,身着银盔白袍,替唐太宗征高句丽的薛仁贵,使成了我心中牢不可破的英雄形象,甚至亚历山大、拿破仑,都不能跟这位大唐壮士相比。老央一径裹着他那件油渍斑斑、煤灰扑扑的军棉袍,两只手的指甲里乌黑黑的尽是油垢,一进来,一身的厨房味。可是我一见到他,便如获至宝,一把抓住,不到睡觉不放他走。

③那时,我才七八岁,便染上了二期肺病,躺在床上,跟死神搏斗。医生在灯下举着我的x光片给父亲看,父亲脸色一沉一一我的右边肺尖上照出一个大洞来。那个时候没有肺病特效药,大家谈痨色变,提到“肺病”两个字便乱使眼色,好像是件极不吉利的事。家里的亲戚佣人,一走过我房间的窗子便倏地弯下身子去,不让我看见,然后一溜烟儿逃掉,因为怕被我抓进房子讲“故仔”(故事)一一我得的是“童子痨”,被传染了还了得。

④一病四年多,我的童年就这样在与世隔绝中虚度过去,我很着急,因为我知道外面的世界有许多好玩的事情发生,我没份参与.嘉陵江涨大水,我擎着望远镜从窗户看下去,江中浊浪滔天,许多房屋、人畜被洪流吞没,我看见一些竹筏上男男女女披头散发,仓皇失措,手脚乱舞,竹筏被旋涡卷得打转.我捶着床哀叹:“嗳!嗳!”然而家人不准我下去,因为我还在发烧。我躺在床上,眼看着外面许多生命消逝,只能心中干着急。

⑤得病以前,我受父母宠爱,在家中横行霸道;一旦被隔离,被拘禁在花园山坡上一栋小房子里,我顿觉备受冷落,变得郁郁不得志。一个春天的傍晚,因中百花怒放,父母在园中设宴,一时宾客云集,笑语四溢,我在山坡上的小屋里,悄悄掀开窗帘,窥见团中大千世界,一片繁华.我的哥哥姐姐、堂表弟兄,也穿插其问,个个喜气洋洋。霎时,一阵被人摒弃,为世所遗的悲愤涌上心头,我禁不住痛哭起来。

⑥那段时间,火头军老央的《说唐》,便成为我生活中最大的安慰,我向往瓦岗寨的英雄世界,秦叔宝的英武,程咬金的诙谐、尉迟恭的鲁莽,对于我都是刺骨铭心的。当然,《征西》中的樊梨花,亦为我深深喜爱.后来看京剧《樊江关》,樊梨花一出台,头插雉尾,身穿锁子黄金甲,足蹬粉底小蛮靴,一声娇叱,顾盼生姿,端的是一员俊俏女将,然而这在我看来很眼热,因为我从小心目中便认定樊梨花原该那般威风。

⑦病愈后,重回到人世间,完全不能适应。如同囚禁多年的鸟,一旦出茏,惊慌失措,竟感到有翅难飞。小学中学的生涯,对我来说,是一片紧张。然而除了学校,我还有另外一个世界,我的小说世界。一到寒暑假,我使去街口的租书铺,抱回来一堆一堆牛皮纸包装的小说,发奋忘食,埋头苦读。很多小说,从头到尾,我看过数遍。《三国》《水浒》《西游记》,似懂非懂的看了过去,小学五年级便开始看《红楼梦》,以至于今,床头摆的仍是这部小说。

1.阅读③-⑤段,填写下表。

事件

“我”的心情

______

倍感冷落

(2)______

哀叹、干着急

望见家人在园中宴饮的喜庆场面

(3)______

 

 

2.简析第2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老央一径裹着他那件油渍斑斑、煤灰扑扑的军棉袍,两只手的指甲里乌黑黑的尽是油垢,一进来,一身的厨房味。

3.简析标题是“老央”,却以大部分篇幅写“我”得病被隔离的事情,这样写矛盾吗?

 

1.(1)“我”因染上了“童子痨”(二期肺结核)被隔离(2)小屋中望见嘉陵江发大水,看到生命消逝。(3)悲愤、痛哭。 2.画线句是对老央肖像(外貌)描写,交代了老央的身份。用他邋遢、污秽的形象与他能将故事讲得妙趣横生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对他的盼望和喜爱之情。 3.不矛盾,作者用大部分篇幅写“我”得病被隔离的事情,写出了他生病的伤痛与被隔离的孤独感。老央说书的陪伴,给予他最大的安慰,也正是在老央“妙趣横生”的说书中激发了作者对小说最初的兴趣,并引起他对文学最终的痴迷于热爱,老央对于他的启蒙意义由此可见。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梳理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筛选所需要的信息。对筛选出的信息认真比较,选取文中能表现题意的相关的词语句子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上下联字数要相同,相对的短语、词性、语意要一致,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短语,即:新春一富贵一年年好,佳岁一平安一步步高。上下两联短语相同。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是名词,“富贵”、“平安”都是形容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和“高’都是形容词。这是对称的艺术语言,能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下面一副对联是根据《木兰诗》《邓稼先》拟写出来的,请你通过调换短语、词语的顺序,对“下联”进行修改,使之与上联工整对仗。

上联:花木兰替父从军沙场立奇功

下联:邓稼先戈壁埋名为国传佳话

修改: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把你探究的结果写在下面。(不超过20字)

①教育部将重点发展校园足球(2014年8月1日《新京报》)

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 2015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③足球进校园有了第一课,一周一节足球课成现实(2016年3月4日《中国青年报》)

④中小学足球课本将试点,足球进校园将有本可依( 2017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君于坦荡荡,________(《论语·述而》)

(2)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晚春》)

(4)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借柳表达惜别怀远之意,如《春夜洛城闻笛》中“ 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离人无尽的乡思。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从体裁上来看,这是一首__,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__之情。

(2)从情最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昊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走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操少机警,有权敷,而任快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耒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颤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玄谓操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子将者,训之从①子劭也,好人伦,多所赏识,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曹操往造劭而问之曰:“我何如人?”劭鄙其为人,不答。搡乃劫之,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大喜而去.(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从:奉家堂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当遭,当权

B. 及鲁肃寻阳      过:拜访

C. 故世人未之也    奇:奇怪

D. 操大喜而        去:前击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兄何见事晚乎      而两狼并驱如故

B. 始就学            悟前狼假寐

C. 在君乎              一犬坐于前

D. 天下者,必此人也    能辨我是雌雄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甲)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

B.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博士”在那时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C. 曹操年轻时就很有才干,是治理乱世的杰出人才,受到了文中桥玄、何颙、应劭三人的一致赞许。

D. (甲)文鲁肃惊叹吕蒙学业进步神速,乙文桥玄和何颙两人慧眼识才,认为曹操能安邦济世。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