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台风的功与过 ①b.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台风的功与过

①b.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

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a.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有哪些“功”。

2.文中画线句子a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3.文中画线句子b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话,并简述由此引发的思考。

 

1.①带来降水。②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③节约生活用水用电,缓解电力紧张程度。④节约原煤,用风力发电。⑤有利于鱼群生长。⑥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2.不能去掉。“主要”是“绝大部分”的意思,表明“水汽绝大部分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如果去掉,则表明“水汽全部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打比方。用“江河中的涡旋”来比喻“台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台风的形状。 4.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思考:台风有过更有功,提醒我们事物常常有两面性,只有了解相关科学知识,才能全面、科学地认识事物,用辩证、理性的眼光看待自然事物。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要点的概括。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分析作答即可。此题非常容易,只要提取每段的相关语句,即可完成作答。如可提取2段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3段的“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4段的“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5段的“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6段的“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2.试题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主要”本义:绝大部分。语境义:是说水汽绝大部分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这是实事求是的说法,去掉与事实不符。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3.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明显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台风的形状。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1.解释加点字

(1)阡陌交通______

(2)不暇顾廉耻耳______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其 中 往 来 种 作

3.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 问所从来,具答之

B. 民之所以为盗者

C. 上哂之曰

D. 或请重法以禁之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上与群臣论止盗。

5.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回答,是因为那里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生活中的酒)据统计,交通事故绝大部分是因为司机酒后驾车引起的。假如你遇到一位司机叔叔,喝酒以后仍然准备驾车,这时,你应该怎么对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低碳生活”,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

材料二:关于“不同人群对低碳生活”的调查(共1000人)

认识与行为

低碳理念

生活方式

生活习惯

城镇

 

 

 

初中学生

85%

65%

50%

做工人员

75%

70%

65%

退休老人

50%

85%

90%

 

(1)从材料一中提取:什么叫“低碳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中提取:通过自己的观察,任选一个角度,得出一点感受或结论。作答格式是“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走进名著,根据要求作答。

(1)选择:傅雷通过______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

A、当面教诲  B、电话  C、书信

(2)在1954.3.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

_______第一  、______第一  、_________第一。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微君之躬,___________。(《式微》)

(2)一日不见,___________。(《子衿》)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蒹葭》第一小节中使用了比兴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