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城市农夫 ①我的舅舅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几年前一个深秋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城市农夫

①我的舅舅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几年前一个深秋的清晨,他挑着两个圆滚滚的蛇皮袋,踏上了开往城市的班车。舅舅在那里替人夯基、打桩、拉板车、搞装修,但他最容易找到的工作还是砌墙抹灰。一个半拉子泥工的浆砌技术毫不逊于那些泥匠师傅,他过硬的基本功得益于家里砌牛栏厕所时的自我实践。身高只有1.6米,体重不过100来斤的他就像一座小型火力发电机,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乌黑的煤。他一肩能扛两包水泥,一天能砌100多平方米的墙,一板车能拉500多块砖。

②舅舅的文化水平不高,勉强称得上是一个小学毕业生。他深知没有文化的苦,下决心培养孩子。如今,三个孩子一个在江西农大读书,两个在县城上中学,这在农村可是相当少见的。舅舅的负担自然是够重的,每年得交一万多元的学费。好在孩子们懂事,他们一边在课堂上读着来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他们几乎不花零用钱,在意念中把自己不必要耗费的体能蓄积起来和思念一同寄给父亲,同时用优异的成绩来赢取奖学金,以此默默地帮着父亲。这些,使长年在外用苦力挣钱的舅舅欣慰无比,也使他更下定决心不让自己的孩子在知识面前失去尊严。

③来到城市,他从一幢高楼到另一幢高楼,白天和工友们在蛛网似的脚手架上出没,宛如一只蜘蛛,靠巨大的定力将身体附着在网上;夜晚把自己劳累了一天的身子卷进棉被,形如一节横卧在工地上的涵管,然后在梦中展开对故乡的思念……

④近3年,舅舅都没有回家过年。在农村和城市这两块地里,他各有收获:前者收获的是每亩一千多斤的粮食,但付出的是种子、化肥、农药等不低的成本;后者收获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现钞,而唯一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润”可观,但高空作业,难免有风险。显然,舅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春节留守在城里工地,省下了一笔回乡的路费,寂寞自然也少不了,他常和未回家的民工守在电视机前,把节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⑤站在高空展读大地的容颜,城市越来越高大,而故乡却越来越渺远。潜意识里,舅舅试图从城市与乡村所形成的夹角中探求自己及家人的命运。他从这个夹角中看到了什么?或许看到了一座城市的繁华,当然还有一种失衡的感恩。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留在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扇窗上的体温。我想告诉你,一块光洁无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双粗糙斑驳的手来打磨;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常常是由一群勤劳朴实的人来建造。一座城市因为有无数双这样的手、无数颗这样的心。无数个这样的人而倍感温暖。我的舅舅就是这样一名如候鸟般转徙于城市和乡村的普通的农民工。他有时想到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内心不免有些酸楚;但想到三个孩子的未来,又不由得宽慰起来。

⑥近日,接到舅舅的电话,说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了,他寄回了一年的劳动所得一万元钱,要我转交给他家里。从银行出来,我感觉手上的一沓钞票特别重,并且有种浓重的潮湿感,仿佛一捏就能渗出汗来。

⑦如果有一天,在城市的街头有一个满身灰尘,大口嚼着开花馒头的农民工与你擦肩而过,请你一定要在心里微笑着对他说声:“辛苦了!”

1.如果把本文标题改为“我的舅舅”好不好?为什么?

2.②段写道:“他们一边在课堂上读着朱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孩子们为什么会在读《背影》时想到自己的父亲?

3.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④段:舅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

舅舅“丰收的希望”有哪些?

(2)⑤段:一块光洁无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双粗糙斑驳的手来打磨。

这句话里“光洁无瑕的美玉”用来比喻什么?

4.④⑤段的画线句都提到舅舅的收入,它们所表达的意思矛盾吗?为什么?

(1)后者收获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现钞,而唯一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润”可观

(2)他有时想到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 。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段中“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乌黑的煤”一句,表现了舅舅饮食恶劣,生活艰难。

B. ④段写“近3年,舅舅都没有回家过年”,这是因为舅舅一心投入城市建设,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

C. ⑥段中“我”感觉“钞票特别重”,“一捏就能渗出汗来”,形象地表明“我”深刻理解舅舅打工的艰辛和家庭责任之重。

D. 本文的主旨在于表现城市和农村不可分割的关系,肯定城市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6.阅读④段中下面这句话,结合链接材料揣摩舅舅当时的心理,完成后面的填空。

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链接材料)

要问我此刻最想说什么,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爸爸。因为,妈妈把城市的马路越扫越宽;因为,爸爸建起了新世纪的高楼大厦。

别人与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

(摘自2007年央视春节晚会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的《心里话》)

舅舅流下了____________的泪水,因为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不好。理由是:文章写了舅舅以及像舅舅一样的农民在城市这块“庄稼地”上的生活,用“城市农夫”这个题目就把城市和农民联系在一起了。这个标题比“我的舅舅”更贴切。 好。理由是:可以把舅舅看作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的代表,用“我的舅舅”为标题,更为亲切。(意对即可) 2.《背影》中家境的艰难,父亲尽心尽力支撑家庭以及对子女的关爱引发孩子们想到自己的父亲。(意对即可) 3.(1)每月收获近千元的现钞;使孩子在知识面前拥有尊严;使他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好一 些。(意对即可) (2)繁华似锦的城市 4.不矛盾。两句话分别写舅舅的收入高低,比较参照的对象不同。(1)句说舅舅的收入可观,是相对于舅舅在农村的收入以及在城里打工的“汗水”成本而言;(2)句说舅舅的收入低,是相对于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而言。(意对即可) 5.C 6.示例:(1)舅舅流下了自豪(骄傲)的泪水,因为他从这些孩子身上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也是爱父母,有志气的。(2)舅舅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他从中看到了和自己一样的农民工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尊重。(意思符合情境即可)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聪明的窗户

①窗户其实有很多让人不如意的地方,炎热的夏天,炙热的阳光会穿透它,使得居室非常燥热;寒冷的冬天,凛冽的寒风也会通过它钻到屋里。为了使房间冬暖夏凉,人们不得不安装空调,而空调所消耗的电大多用煤和核燃料来发,这需要消耗多少能源啊!这些能源还会产生二氧化物、放射性废物等污染物质。假如说,所有的建筑物都不要窗户,那么不仅能节约许多能源,也不会造成太多的污染。

②但是没有窗户的房子,就像牢房一样,又有谁愿意住在里面呢?而有了窗户,哪怕是只住在一间小小的房子里,都觉得不孤单、不压抑,因为透过窗户,外面的世界就呈现在面前,让人感到自己和世界同在。因为窗户不可或缺,哪怕它需要消耗再多的能源,产生再多的污染,也会存在。

③于是科学家希望能够发明一种窗户,既拥有普通窗户的功能,又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可喜的是科学家已经发明了这种窗户,并把这种新窗户命名为“聪明的窗户”。那么这种窗户到底聪明在哪儿呢?

④聪明窗户能够感知房子的能量,并做出适当的调整。当外面的光线变化时,它会自动改变颜色。比如说,当外面赤热炎炎时,聪明窗户就会变得黑暗,这样就会减少光线的透射,即使不开空调也能使屋子凉爽,从而既节约了能源又减轻了污染;而当外面灰蒙蒙时,聪明窗户就会变得明亮,使室内充满光亮,不会因外面的阴暗而使人的心情变得糟糕。难怪发明聪明窗户的科学家说,它还改变人们的心情。总而言之,聪明窗户能把普通的居室变得十分舒适。

⑤聪明窗户的功能还不仅限于此,它还拥有记忆功能。当外面很热时,聪明窗户就会记住这种炎热的程度,并马上切断电源,变得阴暗下来;而当外面光线暗淡时,聪明窗户也会记住,从而迅速接通电流,使室内变得明亮。因而当外界变化时,聪明窗户便会从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状态。这种转变仅需几秒到几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房间的大小。

⑥因为聪明窗户所需要的电流功率非常小,因而依靠太阳能就能完成这些功能,也就是说聪明窗户仅需要很少的能源就能来回地转变。这和过去的窗户相比,能够节省不少能源。

⑦虽然科学家已经发明了聪明窗户,但要投入生产还有一定的困难。因为目前人们对这个产品的信赖度还不是很高,不知道它是否能够长期使用。无论怎样,科学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聪明窗户一定得到广泛的使用。

1.第①段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2.普通窗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发明的“聪明窗户”有什么功能和优势?

3.“聪明窗户”有什么特点?文章为了说明“聪明窗户”的优点,主要采用哪种说明方法?说说其作用。

4.联系全文,结合实际,品味第⑦段中加横线的句子,说说科学家为什么“相信”不久的将来,聪明窗户“一定”能得到广泛的使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看法。

朱永新教授等认为当前部分国民心态浮躁疏远于阅读、远离经典,这与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有极大的关联。因此,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

余秋雨则明确表示反对。其理由是:一、现在已有“国际阅读日”,没有必要增加类似的节日;二、在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阅读不是欠缺,而是灾难;三、在今天,阅读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余秋雨说,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的是浪费生命。

不久,朱永新又发文《余秋雨先生,请不要误导中国人》。

两种争论十分激烈,也在各地引发是否设立阅读日的讨论。

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是否需要设立“青少年阅读日”?请根据你的体会,简要写出理由。

 

查看答案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日出》运用层层烘托、步步蓄势的手法来突出高空日出奇景。

B. 《下雨天,真好》是以孩童的口吻所写出的一篇怀旧作品。其中本文以“真好”为主线,贯穿和雨相关的人和事。

C. 《使至塞上》的作者是王维,诗的前后四句写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D. 《静默草原》表现了作者“善忘”的人生态度。

 

查看答案

下面语句正确的顺序为(     )

①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②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③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④群山像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

A. ③①④②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③④①②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填空。

(1)王维的《使至塞上》描绘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声声慢》中用叠词来表达词人内心愁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黑云大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 《夜雨寄北》一诗想象未来团聚时幸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柳宗元,写了  _________,世称 ________ ,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6)请写出四大名著中的一个人物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