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看了上面这幅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看了上面这幅图片,你想到了什么?请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题目二:

阅读《山里有座榨油坊》后,请你缩写这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字数在600-800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一范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作为生活于中国的外国人,来华留学生对现实中国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甚至决定一般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根据近期的一项调查,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关注,既包括这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大国的发展战略与发展成就(如一带一路、高铁等),也包括这个文明古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符号(如京剧、中华美食、大熊猫等),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这个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其中的焦点之一是环境问题。将“空气污染”和“美丽乡村”并列,可以看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由于过于重视以GDP为表征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量,相对而言我们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导致在一定程度上GDP的增长要以环境的恶化为代价。应该说,这一有悖于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观念和实践,已经让我们受到了严厉惩罚,空气污染日益蔓延,青山绿水逐渐消失。以华北平原为代表的中国上空常常雾霾笼罩,而在江汉平原等地的部分乡村,严重的工业污染正在吞噬鱼米之乡的美丽面容。 可喜的是,最近这些年,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调整了发展战略,将绿色发展、生态和谐上升为国家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初步扭转了环境恶化的趋势。据报载,在黑龙江等地,久未现身的野生东北虎多次光顾,长江中下游则发现了疑似白暨豚的优美身影,而在广州,每年端午节横渡珠江的保留节目无疑是珠江水质尚佳的证明。今年4月我去海口游玩,在金牛岭公园里邂逅了一只可爱的松鼠……凡此种种,皆可证明中国的自然环境在许多局部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并为总体上的改善打下了初步基础。 无巧不成书,就在今天早上,我看到一条新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全国上下统一认识和共同努力下,来华的外国青年朋友们有理由相信,自己将来看到的中国,既是一个继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的泱泱大国,又是一个越来越清新怡人的美丽中国。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首先应该从我做起。当看到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滴水时,是不是能够举手关上呢?当电池用完后能否分类收藏处理而不是随手扔掉呢?当购物时能否自觉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虽然都很不起眼,但却体现我们究竟具备了多少环保意识,所以都可以写进作文中。写作文时可以叙写身边为生态文明做出贡献的你我他。写议论文可以论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作文(二)为缩写。作文中的缩写就是把内容较复杂、文字比较长的文章进行压缩,保留其主要内容,限制字数,缩成一篇文章。要求保持原意。(主题思想不变);字数要符合要求;不要打破原文内容顺序;只留下主要内容,删掉与主题没关系的内容。最后要看衔接是否自然,首尾是否贯通。我们在缩写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认真分析出文章的中心和每段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的中心,保留原作的要点和部分优美的词句。这样缩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血有肉,吸引读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也谈“到此一游”

几乎每个国庆长假,都俨然是全民出游的时节。每每此时,都有不少“游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的新闻出现,并且引发热议。

其实,游客喜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的行为,是有一定深层原因可以探究的。人作为生命体,相对于其他动物,就在于试图追求某种“意义”或者说“永恒”,以证明自己的存在,超越生命体的有限性。比如,人可以选择通过出人头地成为名人、英雄而使自己的事迹、成就流芳百世;还可以通过产出今天谓之知识产权对象的智力成果、作品而将“自己的思想”传之久远。可以说,追求永恒是人类的本性,但追求永恒的手段和途径各有不同,且有层次之分。

实际上,在名胜古迹刻涂诸如“某某到此一游”字样的行为就是一种追求永恒的任性层次或状态。确实,中国自古就有在山石或建筑上题字的传统,也可以说,今日游客的行为有仿效古人做法的意味。古代文人们热衷于题壁作诗,以致古诗里专门有个种类叫题壁诗,不少诗歌就是这样得以传播开的。也有的皇帝喜欢在巡游中题诗词于名山胜水,以示临幸。然而,总的来讲,古人题词与今日游客的做法还是存在很大不同。从写作的主体来讲,在古代农业社会,有能力出游并有资格题诗作词的人一般都是社会的文化精英阶层。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而现在很多游客,既写不出像样的诗来,也没有什么书法功底。再就客体即题诗作词的载体来讲,古人虽然也是用料广泛,但并不会选择在受到法律保护的文物上或者国家明确禁止的载体上题诗作词;此外,与第一点相联系,古人所题的内容大都比较有文化意蕴,具有较强的文学艺术美感,能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总之,古人题诗作词达到了悦人悦己的效果,具有正外部性;而今日游客的做法,仅是一种赤裸的自我宣示和标榜,只具有悦己效果,不具有正外部性,而且可以说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破坏了名胜古迹的完整,降低了名胜古迹的审美价值,减损了其他游客的旅游收益等。因此,这种在名胜古迹上刻涂字画的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明确禁止,相应的责任人也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然而,面对一种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民众行为方式,仅仅禁止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科学的引导方式。首先,我们要考虑到民众在景区有抒发自己心情的心理需求,因而可以设置一些供游客签名留念甚至是涂鸦的设施。当然,墙上的内容是需要定期清理的(电子设备除外)。实际上,我们的室内博物馆、展览馆大都已经设置了相应的具有留言功能的设备,只不过没有把这种做法延伸到开放性的景区而已。另外,我们也要允许游客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在景区留言墙上有更多个性化的表达。

再者,也是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对民众进行意识和思维方面的引导。这其中,核心就是民众的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或者说是如何处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一些人之所以难以树立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是与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业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农业社会,人们以家族、村落为单位进行生产、生活,安土重迁,进而形成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人们基于因关系远近亲疏、身份高低贵贱而形成的“礼”进行交往、活动,谈不上什么公共理性和公共意识。换句话说,只有在与陌生人相处的过程中,只有在一个由陌生人构成的空间内,只有在脱离了熟人社会的环境中,才谈得上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的问题,也即如何在公共场所或空间选择自己行为的问题。而这种陌生人社会,正是工业生产方式以及城市的兴起所带来的结果。

众所周知,今天,我们的工业化以及城市化仍然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因此,立基于陌生人社会之上的公共意识或公共理性自然也仍处于一个不断培育的过程。

1.对于民众“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的行为,作者认为不仅要______,而且要______。(每空两个字)

2.有人认为“游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古代很多文人就有写题壁诗的习惯。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对这种观点进行反驳,你将从哪些方面来反驳?

3.读完此文,假如你是名胜古迹的管理者,面对游客屡禁不止的涂鸦行为,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请至少写出两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山里有座榨油坊

周华诚

①对坞村,地处偏僻,五百岁了;海拔也高,一千多米,是个的的确确的小山村。这个云生水起的地方,保留着太多古老的东西——大批的明清古民居散落在溪涧旁,鸡犬之声相闻;传统的黄泥夯土墙房子,与一树一树白梨花相映;两条潺潺流淌的溪流之上,架着六十多座石拱桥,桥头是苔痕上阶绿,溪边是古樟枝叶茂,那些古樟树动辄就是几百年、上千年。此外还有一座“天灯”,四百年来夜夜点亮,为小山村里樵夫耕者的夜行脚步照明。小村古风浩荡,保留了几百年来村民的生活图景。我们在村子里四处游走,老人与小孩的脸上,都是朴素天然的笑意。

②十年前,巍巍大山中动工兴建水库,这个小村的村民大多搬迁出去,住到离县城很近的地方。水库蓄水,进村的道路亦被淹没,进山改走一条更为蜿蜒曲折的道路,由此村外之人愈加少至。

③黑孩很早就出去读书了,父母还在村子里生活。后来他带着女友糖糖回来结婚。那是糖糖第一次见到山中那座古老的榨油坊。黑孩的父亲余金龙是一名老榨工,从十八岁开始操持这门技艺,至今四十多年。榨油坊每年秋冬开榨,山上采摘下来的山茶果,在烈日下晒干爆裂,人工剥去厚蒲,炒工把茶籽炒熟,再放进碾子,轰隆隆的碾子把茶籽碾碎,榨工把它包成茶饼,再上木榨。巨大的木龙油榨散发着摄人心魄的力量:几百斤重的石块吊在梁上,榨工用力荡之,荡出优美的弧线;它在一个制高点悠然下落,经验老到的榨工又调动千钧之力,推动这个石块去撞击撞针;撞针是硬木制成的楔子——无论是多么密匝的茶饼,依然可以挤出空间。随着一声巨大的撞击,榨工从胸腔中迸发出悠长的、高亢的、清亮的、穿云裂帛的声音。随着一声声的撞击与号子,楔子嵌进清亮的茶油,从木榨之中,汩汩地流淌下来,淌成一条细细的、长长的线。

④结婚的第二天,黑孩带着妻子在村里到处逛,惊讶地发现工人在拆榨油坊。

⑤看着伴随自己长大的榨油坊要拆了,黑孩觉得可惜。可人家说,要不拆它只能花五万五买下来。于是他跟新婚妻子商量,一咬牙,把刚收的几万元彩礼钱拿了出来,又找朋友同学借了一点,把这钱给凑齐了。

⑥榨油坊是保住了,黑孩却被一村人笑话。那榨油坊拆了一半,透风漏雨不说,一面土墙眼看就要倒了,角角落落都是蛛网,蜘蛛精都能爬出来。村民说,黑孩是念书念傻了吧。

⑦村民们一户户搬走了,留下古老民居二十来幢。青砖,黛瓦,高墙,木梁,有的还有大天井。可惜了,大多数风雨飘摇,破败不堪。按照政策,村民搬走异地安置了,住过的房子就得拆呀。黑孩念过美院,觉得这些老房子有历史价值,有文化价值;再说了,祖祖辈辈都住过,那是整个村庄的记忆。就这么一拆了之,简单是简单,多可惜呀!

⑧黑孩去找村里,找乡里。没用。于是跑到县里,找了县领导。县领导答应他暂时不拆,看看能干什么。这时候二十多幢老房子,只留下四五幢。最好的这栋房子有二百多年了,本来卖给了外地老板,老板要把这房子拆了整个儿搬走。黑孩去找屋主交涉,让他别卖了。几番交涉下来,拆是不拆了,卖也不卖了,违约金你得付吧?十五万元,最后也是黑孩掏的腰包。

⑨黑孩和妻子,本来玩玩琴棋书画,开开网店卖卖东西,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如今跟老房子较上了劲后,不仅茶饭不思,还把过日子的老本都掏空了。

⑩琢磨了好几个晚上,他们一合计,决定做个民宿,让城里人也来乡下住住。朋友们来了,还能一起喝喝酒。于是,黑孩和糖糖两个人自己拍照片,拍视频,在溪涧的石拱桥上坐着,神仙眷侣的样子,把自己的梦想说出来,挂到网上,要在村里办一个民宿,就叫“村上酒舍”。有熟悉的朋友看到,委婉地说一句:“祝你成功。”不委婉的呢,就直接多(说)了:“黑孩,你太理想主义了,你要看清现实。”

⑪可黑孩说:他看到的,是困难后面,那一丝希望。说这话时,他的眼睛闪闪发光。

⑫他用了一年时间装修那座老房子。设计了九间客房、两个茶室和一个阳光餐厅,还有一个院子。幸好自己是学设计的,连图纸都没画,爬上爬下跟七十岁的老木匠一起搞装修。没人知道这究竟有多艰难——装修的材料,都是他蚂蚁搬家一样,一趟趟从山外运进来的。还有很多东西是网上淘来的。快递送到山脚下的邻村,他一趟趟找车去运。一年下来花了一百多万元,除了众筹来的钱,自己又贴进去不少。

⑬一年以后民宿开业,吸引不少山外人来看新鲜,也有客人住进来了。他们从没想到,这样古老的房子,怎么会一下变得这么有文艺气息。也没想到,在这犄角旮旯的大山深处,还有这样闲适的生活:可以烤火、煨红薯,或者喝酒——喝的正是黑孩跟父亲学着酿的粮食酒;也可以看星星,趁着酒兴对月当歌,还可以挥毫泼墨。

⑭黑孩和糖糖连带着一家人都忙得团团转。然而尽管劳累,这样的景象却让黑孩感到高兴,因为这个古老的村庄似乎变得重新有了活力。

⑮那个榨油坊已经整修过,高大的屋顶下,木榨和碾子散发着岁月的光泽。去年秋冬,每个星期黑孩都和他的父亲余金龙在这里榨一次油。父亲的手艺依然那么精湛,他抚摸着木榨的时候就仿佛重回到二三十岁。包好的茶饼,用铁箍套好,一饼一饼整齐地排列在木榨里;父亲做好了准备工作,用力荡起那块巨大的撞石。一次又一次,撞石荡得越来越高,随后,高亢的、清亮的、悠长又起伏的榨油号子从父亲的胸腔里迸发出来,洞穿屋顶,那声音震得空气也嗡嗡作响;紧接着是“砰”的一声巨大的声响,撞石击打在木制撞针上,撞针挤进木榨与茶饼之间,于是那山茶油,那清亮的液体从木榨里流淌出来,连成线,越淌越多。

所有来自山外的人,忍不住鼓起掌来,一片叫好。接下来,父亲歇一歇,该黑孩上场了……

(有删改)

1.为了保护对坞村这个古老的村落,黑孩做了哪些事情?

2.请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3.如果对坞村去参加“江南水乡风物清嘉(清嘉:美好)的文化名县”的评选,请你为这个村写一段推荐的话,不少于100字。

 

查看答案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中不少论述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现实意义。请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一句,谈谈你的认识。

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②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③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查看答案

读名著有很多种方法,如泛读法、精读法、写读书笔记等方法,由于读书方法的不同,你的阅读收获也会不同。请结合你读过的名著,具体说说你读书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有哪些不同的收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钟离:复姓。②业:使之做官而成就功业。用作动词,这里指重用。③叶(shè)阳子:齐国的处士。叶阳为复姓。④北宫:复姓。婴儿子,是其名。⑤彻:通“撤”。环瑱(tiàn):耳环和戴在耳垂上的玉。⑥不朝:不上朝,古代女子得到封号才能上朝,这句是说为什么还没有得到封号呢?⑦於陵子仲:於(乌)陵,地名,在今山东省长山县西南;子仲,齐国的隐士。⑧臣:用作动词。臣于王,做王的臣。

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登轼望之    今不问王先问岁与民

B. 战        养父母

C. 公问其故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D. 无岁        富贵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小大之狱      狱:______

(2)何以齐国    王: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的意思。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4.请根据两篇文章的内容找出相同的地方,填写表格。

 

塑造人物的方法

作为国君的特点

给你的启示(答一点即可)

《曹刿论战》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赵威后问齐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