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紫藤萝瀑布》,完成后面小题。 紫藤萝瀑布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

阅读《紫藤萝瀑布》,完成后面小题。

紫藤萝瀑布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⑪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82年5月6日

1.请对第⑥段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2.文章第⑧段中对十多年前紫藤萝的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3.第⑦段中“别的一切”具体指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4.文章开头第①段“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段“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忍俊不禁的笑容”将静态的花写得富有动态;用帆、船舱作比喻,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绽放的情态;“张满”“鼓鼓”等词语显得生机勃勃;将花朵比作笑容,美好可爱,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喜悦心情。 2.十多年前紫藤萝(花朵的稀疏、伶仃、小心试探、谨慎开放),与眼前紫藤萝(的繁盛、美丽、生机盎然、尽情开放)形成对比;并将花与人的不幸、花与人的生生不息形成类比。让作者对生命感悟的表达更加形象、贴切、有所凭借与依托。 3.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4.作者的心上压着“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处”,被紫藤萝花的辉煌茂盛所吸引,驻足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被紫藤萝花旺盛绽放、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感染,获得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感受到生命永恒的价值,精神为之振奋鼓舞。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之美,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此题考查学生对“对比”手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得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机,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3.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4.本题考查对主旨的理解。抒情散文的主旨,一般在文末以抒情或议论的形式出现,作者由看花、忆花后得到的感悟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首尾两句话的含意各不相同。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表现作者被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所吸引;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作者从紫藤萝花中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与永恒,决定以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可爱者甚______

(2)亭亭净______

(3)自古人知______

(4)来岁不改其______

2.请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共断成4句。

清  风  过  之  其  香  蔼  然  在  室  满  室  在  堂  满  堂

3.下列各句与“花隐逸者也”中“”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水陆草木

B.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 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

D. 清风过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5.甲、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词,完成后面小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第二句表面写池塘中的热闹喧噪,实则运用_________________手法,突出了主人公所处环境氛围的_______________

2.第四句中“闲”字用得好,请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选段:到早晨一点左右,我感到极端疲倦。我的四肢痉挛得很厉害,渐渐发硬,不能灵活运用了。康塞尔不得不来支持我,我们保全生命的担子于是完全落在他一人身上。不久我听到这个可怜人发喘了;他的呼吸渐渐短促了。我明白他也不能支持很久了。“丢下我吧!丢下我吧!”我对他说。“丢下先生!永远不能!”他答,“我还要死在先生前头呢!”

问题:选段中所说的康塞尔是“我”的仆人,他年轻、健壮、规矩、热情、脾气好,而且处变不惊,最为难得的是对主人一片忠心。除了上文之外,请再简要写出体现康塞尔对“我”忠心耿耿的一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海底两万里》阅读积累和感悟,完成单项选择题。

(1)《海底两万里》通篇小说的“叙事者”是_______

A.我(阿龙纳斯)    B.他(尼摩船长)    C.他(尼德兰)    D.他(康塞尔)

(2)小说中描绘了美丽迷人的珊瑚王国,在这里发生的事件是______

A.森林打猎     B.章鱼来袭     C.安葬船员     D.海底漫步

(3)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作者凡尔纳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他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描写得生动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

B.诺第留斯号潜艇是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有人在海上见到,误以为是一条独角鲸。

C.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一行人一路经历了许多险情,例如:土人围攻、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他们在印度洋和鲨鱼搏斗,尼摩船长亲手用长刀杀死了一条凶恶的巨鲨。

D.这是一部科幻小说,是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其中有许多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已成为现实。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1)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些非常巧妙的对联,请写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副完整对联,并分析其语言特点。

①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语言特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四个选项中的语句可以构成两副对联,请将序号填写为两组。

①第一副对联序号______      ②第二副对联序号______

A.苟利国家生死以   B.无益身心事莫为   C.有关家国书常阅   D.岂因祸福避趋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