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语言运用 在绵延不断的时间流动中,人们设立了一个个的节点,这些日子叫作节日。团圆...

语言运用

在绵延不断的时间流动中,人们设立了一个个的节点,这些日子叫作节日。团圆与亲情、浪漫与爱情、狂欢与喜悦、追思与缅怀……中国人的各种情感都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个传统节日里。请根据你的经历与理解,选择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段说明性文字。150字左右。

 

合乎题意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说明中国传统节日的文章。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是中国的七大传统节日。选择自己熟悉的传统节日,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节日的来历、民俗活动、传统食俗、文化影响等内容即可。作文时,要注意写成简短的说明文,不要写成记叙文或议论。表达方式要以说明为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同学一首别子固①

王安石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②,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③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轥④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选摘自《王文公文集》)

注释:

①同学:共同学习圣人之道。一首:一篇。子固:曾巩,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

②正之:孙侔的字。与王安石、曾巩是好友。

③中庸:儒家伦理思想。指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的态度。儒家认为“中庸”是道德的最高标准。

④轥(lìn):车轮辗过。这里有走上、走到的意思。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4处)。

其 师 若 友 岂 尽 同 哉 予 考 其 言 行 其 不 相 似 者 何 其 少 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予慕而之(     )             ⑵口未尝相也(    )

⑶子固作《怀友》一首予(    )  ⑷而于其室(     )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与用法不同的是(    )

A. 非今所贤人者    君计将安出    B. 其相似也然    而此地与余近

C. 为正之子固     不足为外人    D. 足未尝相也   人恒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

5.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称为“贤人”?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

即    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本诗描写春末、夏初的山村午景。颔联选取了 ___  和 ___ 两个意象。

2.颈联韵味无穷。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从下列三幅对联中任选一幅,指出对联所写《水浒》的人物姓名,并结合作品内容简要阐述对联的含义。

A.难得有心呼保义    可怜无人颂公明

B.一生风雪落荒草    半壁忠心飨①天朝

C.满心草莽难剃度    一生屠戮终成佛

(注释)①xiǎng泛指供人享用。

 

查看答案

下列内容叙述与原著相符的一项是(      )。

A.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书有《我与地坛》、《我二十一岁那年》、《合欢树》、《想念地坛》、

《我的轮椅》等十二篇文章组成。

B. 沈从文在《边城》中,通过翠翠这一形象,有意淡化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痛苦,着意表现了一种理想化的古朴、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C. 儿童视角的运用是小说的一大特点。高尔基的《童年》通过一个逐渐成长的孩子的眼光来描写他周围的世界。但“儿童视角”没有统领全书,而只是在某些细节里才起作用。

D. 《简·爱》中的圣约翰认为,简·爱在表姐妹中最能耐心定下来干一件事,所以他希望与简·爱结婚,并带她去传教。

 

查看答案

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所识穷乏者我与?     (《鱼我所欲也》)

(2)春和明,波澜不。      (《岳阳楼记》)

(3)野发而幽香,佳木而繁阴。   (《醉翁亭记》)

① 奉:        ② 得:           ③ 景:

④ 惊:        ⑤ 芳:           ⑥ 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