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雏形(chú) 辗转(zh...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雏形(chú)  辗转(zhǎn)    拮据(jū)     面面相觑(xù)

B. 蓬蒿(hāo)  笑靥(yǎn)     炽痛(zhì)    浅尝辄止(zhā)

C. 窈窕 (tiǎo)  阴晦 (huì)      阴霾 (mái)     鲜为人知 (xiǎn)

D. 脊梁 (jí)    狭隘 (ài)       蝙蝠 (biǎn )   相形见绌 (chù)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C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xù应为qù。B:yǎn应为yè,zhì应为chì,zhā 应为zhé。D:jí应为jǐ,biǎn应为biān。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块石头,自然风化成两块。一块成为山石,与山融为一体,衬托着大山的威仪,也成为巍峨风景的一部分;另一块被水流经年累月地冲刷,变成晶莹圆润的鹅卵石,被人们捡拾回去,成为装点生活的艺术品。

要求:根据材料,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按要求修改下面习作。

寻绿

立春一过,我就开始寻觅那渴望已久的绿。

在一家住户的明净的玻璃窗里,我看到一盆小巧玲珑的文竹,它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展露着鲜嫩的绿叶,纤细的小枝伸展着。“啊!绿!”我欣喜地观赏着。然而,它太柔弱了,绿中泛着嫩黄,实在是弱不禁风。这是我理想中的绿么?我失望地离去,继续寻找我要的富有生命力的绿。

我终于看到一棵屹立的老松。“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只见它染着一层层深深的绿——墨绿、苍绿。这老松经受了北方严寒的考验,把生命力积蓄在绿色的针叶里,它卓尔不群、风姿绰约。

(1)画线句的“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句意才连贯。

(2)第三段有一个成语使用不当,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

(3)请补写一个结尾,使之与标题、开头相呼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完成题目。

暗记 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在窗前的画案上。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的山水画。画的右上角,写着五个篆字: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里拿着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画的每一个部分。他不能不认真,这是他的得意之作,要寄往北京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有业务上的往来。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美院国画专业毕业。他原在省城一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名气。据说因为看不惯艺术招生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裱画店,现在他既是这家店的老板又是装裱师傅。石丁的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店去装裱呢?

胡笛刚刚才把画亲自送来,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他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石丁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绘画功夫,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而眼前这幅画却能轻易被人仿造了,他是不是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有意设在杂树根部的暗记,实为暗伤。北京城高手如林,如果细心人看出,就成了这幅扛鼎之作的斑点。您说呢?”

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

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上几个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细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了无痕迹。如此接补,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费时费力不说,更要有精湛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原来的笔墨如出一辙。石丁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

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是你对人不信任而设防的记号,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

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石丁决定不把《南岳风雨图》寄到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注)①石涛:(1642一约1707),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②皴:cūn皴法,中国古代国画中的一种画法。

1.请仿照示例说说胡笛是一个怎样的人。(写出两句)

示例:胡笛是一个 自信 的人,你看他自认作画的补笔,应没有给石丁丢脸。

2.请说说题目“暗记”的含义及其作用。

3.品析下列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4.下列对文章分析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行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生动表现了石丁教授复杂曲折的心路。

B. 第4节中,插叙介绍了胡笛从事装裱业及石丁找他裱画的原因。

C.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中的“呆”,写出石丁心灵的震撼以及心理的阴暗。

D. 第8节画线句意思是说,石丁在绘画艺术上既能仿效石涛,又能自成一家。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季羡林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工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韩文公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材料二)

论幸运    培根

炫耀于外表的才干徒然令人赞羡,而深藏未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这需要一种难以言传的自制力。西班牙人把这叫做“潜能”。一个人具有优良的素质,能在必要时发挥这种素质从而推动幸运的车轮转动,这就叫“潜能”。

历史学家李维曾这样形容老加图:“他的精神与体力都是那样优美博大,因此无论他出于什么样的家庭,都一定可以为自己开辟出一条道路。”——因为加图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这话说明,只要对一个人深入观察,是可以发现对他是否可以期望幸运的。因为幸运之神虽然是盲目的,却并非无形的。

幸运的机会好像是银河,他们作为个体是不显眼的,但作为整体却光辉灿烂。同样,一个人若具备许多细小的优良素质,最终都可以成为带来幸运的机会。

意大利人在谈论精明的人时,除了夸赞他别的优点,有时会说表面上带一点“傻气”。是的,有一点傻气,但并不是呆气,再没有比这对人更幸运的了。然而迷信愚妄的人是不会幸运的。他们把思考权交付给了他人,就不会走自己的路了。

意外的幸运会使他冒失、狂妄,然而经过磨炼的幸运却使人成就伟大。

(材料三)

南宋时的岳飞精忠报国,文韬武略,但却因为生不逢时,未遇明主,最后只能壮志未酬地屈死“风波亭”。三国时的孔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却因为属国地力不济,实力太弱,到头来只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而有“力拔山兮”气概的西楚霸王项羽,最终也因为人和不得,而在四面楚歌声中自刎乌江。可见,一个具备了杰出才能、品质的人是否取得外在功业上的成功,还要受到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对那些在失败面前表现出浩然之气的悲剧英雄肃然起敬。当雄姿英发的周瑜无奈地感慨“既生瑜,何生亮”时,我们能否认他是英雄吗?当兵败被俘的文天祥在狱中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我们能否认他是英雄吗?成败不过是一时一事的,惟有胸怀壮志、勇敢无畏、坚定执着的精神才更能彰显出英雄的本色;他们的精神名垂青史,光照千秋,无比幸运地成为民族坐标,为万众景仰,世代歌颂。

1.请仿照材料二的标题,分别给材料一和材料三拟一个标题。

材料一: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

2.请结合材料一、三,从正反两方面各用一例证明“机遇有时对人影响极大”?

3.材料三中所举岳飞、孔明、项羽的事例,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结合三则材料,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经过磨炼的幸运”的。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

贞观初,(唐)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也,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珪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太宗曰:“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珪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国,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妇人尚在左右,臣窃以为圣心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大悦,称为至善,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

(选自《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注)①宴语:一边饮宴,一边谈话。②庐江王:姓李,名瑗(yuàn),皇室宗亲,因谋反而被杀。③贼:害,伤害。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有杀人而取其妻_______  

臣窃以为圣心________  

为至善________

2.下面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 齐桓公郭国                      

沿河求,不亦颠乎(《河中石兽》)

B. 遽令以美人还亲族                

既出,得船(《桃花源记》)

C. 贤君也                          

始就学(《孙权劝学》)

D. 陛下庐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      

意将隧入攻其后也(《狼》)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

4.在回答太宗的问话时,王珪引述了《管子》中的典故,这样劝谏有哪些好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