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阅读)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

(古诗阅读)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受到宋神宗支持,司马光极力反对,于四年退居洛阳,直到十五年后哲宗即位才复出。本诗即写于退居洛阳之时。

1.诗中“柳絮因风起”语出《世说新语》,原用“柳絮”来比喻__________

2.联系注释,说说诗人是怎样托物言志的?

 

1.雪花飘散 2.以“柳絮”象征轻浮之人,以“葵花”象征有节操之人;反衬(对比),以“柳絮”反衬“葵花”的忠贞不贰。 【解析】 1.赏析古诗词,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思想感情。从《世说新语》中“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可知,“柳絮”比喻雪花。 2.此题是对诗词主旨的考查,要想正确把握主旨,必须了解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诗歌。诗人托物言志,将柳絮比作投机小人,将葵花比作自己,表达了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皇上忠心耿耿的感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来自名著《简爱》,欣赏后回答问题。

(1) 简爱在劳渥德寄宿学校受到别人的误解,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这时___________(填人名)端着咖啡和面包跑过来安慰她。

(2) 在劳渥德寄宿学校,简爱被别人误解而伤心流泪时,她不仅得到安慰,还从劝慰者身上学到了哪些品质呢?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

 

查看答案

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句子,使之与前文连贯。

初中语文课本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里面有多姿多彩的形象。朔方的雪像雨的精魂,奏唱出热烈的赞歌;勇敢的海燕像胜利的预言家,昭示着光明的未来;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四书”之一

B. 首部诗歌总集——《楚辞》——风、雅、颂

C.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蒲松龄

D. 古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吴敬梓

 

查看答案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粗犷____  _____  沉miǎn_____ xún______序渐进

 

查看答案

用诗文原句填空。

(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2)轮台九月风正吼,______。(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5)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7)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8)小时候,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9)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