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自卑也是一种力量 ①看过很多描写一个人应该怎样自...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自卑也是一种力量

①看过很多描写一个人应该怎样自信的文章,它们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能拥有某种高度,是因为我们的心灵已经抵达了它,否则,你永远只能是山脚下一棵矮小的狗尾巴草。然而,一般的人很少想到适当的自卑有时也是一种生命的补液,偶尔使用它,我们的事业之花就会开放得更艳更美,也更持久。

②或许你早已听说过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故事。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性情暴躁,而且非常专制,这使卡夫卡从小就形成了敏感多疑、忧郁孤独的性格,他有时不免有点自卑。事业最不顺的时候,他甚至说过“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粉碎了一切困难’,我的手杖上写着‘一切困难粉碎了我’”这样很绝对的话,不过,卡夫卡没有放任这种自卑,而是一直企图超越自己,终于写出了《变形记》、《城堡》这样的优秀小说,成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③拥有一点点自卑之心,对人生多有教益。爱迪生的学业成绩差得让老师想跳楼,为此,老师竟建议家长让他退学。爱迪生也曾自卑过,但他把这种自卑当成动力,最后成了伟大的发明家。普希金当学生时,他的数学一塌糊涂,无论做什么题目,也不管运用哪种方法,最后他都会让答案等于零。为了自我鼓劲,他选择了写诗,结果成为一代文豪。…………

④自卑能促使我们对自我作出一种冷静的剖析。一个人不难走向自信,人天性中就有一种自恋和惟我独尊的基因,这种基因使我们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好意见。我们真正难以做到的是时刻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不完善、不完美,从而保持一种谦和的心境。自卑是这种谦和的母亲。

⑤自卑对人生还有一个重要价值:让你变得有所敬畏。人生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无所顾忌而引起的:贪官之所以把手伸得很长,无非是因为觉得在他那个小圈子里,他可以搞掂一切;奸商之所以泯灭天良牟取暴利,不过是由于他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智慧对付国家的政策、法律……这些人的确没有自卑感,然而,没有道理的“自信”却毁了他们。

⑥人生自然不能过于自卑,过分的自卑会打倒一个人的毅力和勇气,使我们自己消灭自己;但也决不能盲目自信,一个人盲目自信容易变得狂妄,自己挡住前进的道路。最理想的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用自卑探照自己性格、知识、才华的黑洞,用自信寻找走出迷途的道路。

(选自〈〈时文选粹〉〉第二辑)

1.选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自卑也是一种力量”这一观点的?

2.第②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3.简要概述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请结合选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自卑的理解。

 

1.①拥有一点点自卑之心,对人生多有教益。②自卑能促使我们对自我作出一种冷静的剖析。③自卑能让你变得有所敬畏。 2.第②段中列举卡夫卡在事业最不顺的时候,没有放任自卑,而是一直超越自己成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一般的人很少想到适当的自卑有时也是一种生命的补液,偶尔使用它,我们的事业之花就会开放得更艳更美,也更持久”这一观点,这一事实论据使论证更具体有力,增强了说服力。 3.首先提出“自卑对人生还有一个重要的价值:让你变得有所敬畏”这一分论点;然后举贪官和奸商的例子,具体论证了无所顾忌带来的恶果;最后总结得出缺乏自卑感会导致灭亡这一结论。 4.答案示例:适当的自卑,它能使我们看清自我,对我们走向成功很有帮助。在学习中不要因为成绩差而被自卑所压倒,要化自卑为动力,积极进取,不断进步。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以下方面论述文章的观点:拥有一点点自卑之心,对人生多有教益。自卑能促使我们对自我作出一种冷静的剖析。自卑能让你变得有所敬畏。 2.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和作用。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文章第②段这一事实论据使论证更具体有力,增强了说服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奸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

1.解释加点词语。

屈平既____   幸君之一悟____   然亡国破家相随____  ……屈原于顷襄王____

2.用“/”为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兵 挫 地 削 亡 其 六 郡 身 客 死 于 秦 为 天 下 笑

3.选出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放流,眷顾楚国/我之死,有子存焉

B. 不欲求忠以自为  四境之内不有求于王

C. 岂足哉/神弗

D. 亡国破家相随属/足下卜之鬼乎

4.翻译:

(1)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2)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5.根据选文内容,说说屈原的人物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历来被认为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儿?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1)《骆驼祥子》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他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祥子第二次买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述。

(2)《西游记》中“收服红孩儿”的故事很精彩,请简述故事的内容。(8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语文无处不在。你可以在铺满绿意的梅雨潭边(  )意地漫步;你也可以在西湖边líng  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你可以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风瘦马;你可以手持长剑,独立(  )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你也可以手握画笔,船头簪花写韵,领略一下“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tián(    )淡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富有意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对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格列佛在最后一次航海奇遇中,接触了两种不可思议的动物:有美德有理性的耶胡,丑陋而邪恶的慧骃。

B. 《傅雷家书》中的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强调了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C. 冰心在诗集《繁星·春水》中,关注着自然、人生、母爱三个方面的内容,始终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D. 《童年》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好事情,他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