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小题。 神奇的碳纳米管 ①据《科技日报》16日报道,清华大...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小题。

神奇的碳纳米管

①据《科技日报》16日报道,清华大学在超级强度材料上获得重大突破:在世界上首次制备了超长碳纳米管管束,其拉伸强度超越了国际上已知的所有其他纤维材料,拉伸强度提高到80GPa以上。

②目前市场上强度最好的碳纤维是日本东丽公司制造的T1000,其拉伸强度只有7.02GPa,该公司还处于研制中的最先进碳纤维也只有9GPa。一些超级汽车钢、超高强度钢板的拉伸强度也就是1.5-2GPa。

③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应用于大飞机、大火箭领域已经是当前的潮流,其原因就在于重量很轻但强度却非常大,这就意味这这些航空航天装备在降低空重的同时,还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那么我国研制的C-919大飞机、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性能就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④此外,这些这些结构完美的碳纳米管还展示出了惊人的拉伸—复原的可逆性以及疲劳寿命,因此在机械能存储上具有极大的优势,无论其能量密度还是功率密度,碳纳米管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储能材料或设备。碳纳米管储存机械能的能量密度是飞轮储能密度的3倍,是锂离子电池储能密度的5-8倍,超过一般金属弹簧储能密度的25000倍。可以应用在电磁弹射、电磁炮、激光炮等能量武器上。

⑤碳纳米管正是因其独特的电学性质,具有尺寸小速度快、功耗低等特性,在制造晶体管、存储器、逻辑电路、传感器等器件方而展示出了巨大的优势。事实上在2017年IBM就公开表示碳纳米管生产技术可令运算速度提升一千倍。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使用新材料碳纳米管制造出芯片的核心元器件——晶体管,其工作速度3倍于英特尔最先进的14纳米商用硅材料晶体管。

⑥材料科学是基础性科学,中国在很多核心技术方面存在短板,归根结底和材料科学研究不到位有很大关系。相反,只有加大在基础科研领域的投入,才能让中国实现真正的后发超越。

(2018年5月16日《科技日报》,有节选)

(注)GPa是材料拉伸强度的单位。

1.本文说明对象是碳纳米管,它具有怎样的特点。

2.简要说说文中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③段划线句子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1.①重量很轻但强度却非常大;②具有超高储能(“惊人的拉伸—复原的可逆性以及疲劳寿命”或“机械能存储上具有极大的优势”);③具有独特的电学性质,如尺寸小速度快、功耗低等。 2.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具体形象地突出碳纳米管在机械能存储上具有极大的优势 3.不能去掉。“可能”一词表明"中国研制的C-919大飞机、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性能因碳纳米管实现飞跃发展"的情形并不确定,如果去掉,就说明一定实现飞跃发展,说法显得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3段的“其原因就在于重量很轻但强度却非常大”,4段的“此在机械能存储上具有极大的优势,无论其能量密度还是功率密度,碳纳米管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储能材料或设备”,5段的“碳纳米管正是因其独特的电学性质”等句作为答案。 2.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3倍……5-8倍……25000倍”为列数字;“碳纳米管储存机械能的能量密度是飞轮储能密度的3倍,是锂离子电池储能密度的5-8倍,超过一般金属弹簧储能密度的25000倍”是作比较。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借“月”表达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请你另外写出含有“月”字的古诗句(要求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B.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卑鄙)    B. 小惠未(通“遍”,遍及)

C. 小大之(案件)    D. 齐师败绩(大败)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写出“肉食者鄙”的情态,与曹刿的远谋形成对比。

B. 文章第2段主要从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中,突出曹刿认为赢得民心才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C. “既克,公问其故”在叙事上承接上文战争已经取胜,“问其故”引出取胜原因的议论。

D. 本文剪裁得当,作者略写战前准备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查看答案

下面关于古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而且诗人以“蓬”、“雁”自比,暗写其内心的激愤抑郁。

B. 刘禹锡的《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以苔痕碧绿、草色青葱的静态画面,描绘了陋室的环境之雅致,表明诗人留恋于美景而忘怀功名利禄的思想。

C. 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词下阙着重挖掘内心情感,连用“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词,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

D. 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组成通顺的语段,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一旦受情绪控制,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不到真实的世界,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

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好自己的心态,我们心理防线的“大堤”,才会越筑越牢。

③聪明盖世的周瑜,就是因为心生嫉妒气得吐血而死,白白葬送了身家性命。

④弱者让思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情绪。

⑤一项对成功企业管理者的性格特征的研究也显示,企业领导者应具有稳定的情绪。

⑥人们不能按着性子做事,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A. ④⑥②③⑤①    B. ④②⑤③①⑥    C. ⑥①④③⑤②    D. ⑥①④⑤③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全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B. 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好坏优劣,外部因素有一定的影响,但关键还是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C. 随着自动化农业发展、环境气候变化和滥用化学农药,使得蜜蜂种群数量近年来急剧下降。

D. 失意中的安然,失败中的泰然,成功中的淡然,建成了苏东坡一生中最闪亮的人格魅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