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后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

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后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即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

(2)蒙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

(3)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和“蒙辞军中多务”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师矣    B. 刀劈狼首    C. 东临碣石,观沧海    D. 我酌油知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详写孙权劝学及劝学的结果和吕蒙的学习过程,说明了学必有得,秉烛未晚的道理。

B. 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被吕蒙的才略折服,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也从侧面进一步表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

C. 文章主要是运用直接描写,表现吕蒙的才略大进,突出吕蒙的自信。

D. 本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大有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只要学习就可以广交朋友。

5.孙权是怎样说服吕蒙学习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1)重新(2)推托(3)到,等到 2.B 3.(1)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2)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吴下的阿蒙了。 4.B 5.答案示例:①孙权先以古为鉴,说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再现身说法,以自身学习的事例,言辞恳切的劝说吕蒙学习。②人只要肯学习,就能挤出时间,就会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解析】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宋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注意以下词语的理【解析】 更:重新。辞:推托。 2.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B项。例句中的“以”是“用”的意思。A项“以”是“把”;B项“以”是“用”; C项“以”是“来”;D项“以”是“凭、靠”。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主要重点词语:治经:研究儒家经典。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3.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仿照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书是益友,当你痛苦时,书给你抚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你消沉时,书使你振作。

 

查看答案

请将下面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不改变句意)

这些英雄人物的身上,处处体现出非凡的气质,闪耀着理想的光彩。

 

查看答案

填写出下列诗文名句的空缺的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②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  ________________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⑤旦辞黄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及名著知识填空。

(1)《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号_______________,晚号六一居士,_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_______________。在他的笔下,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祥子一开始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饭,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人,后来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