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寄傲斋记(节选) 吾谪居惠州,扫一室于所居之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寄傲斋记(节选)

吾谪居惠州,扫一室于所居之南,号“寄傲斋”。客指而曰:“此非取渊明之语乎?子居京师时,何尝念渊明?能念渊明,当不至斥逐。今既至此,然后区区掇‘寄傲’之语,以名其所居而见意焉。晚矣,无及也。”吾愧谢曰:“子责我是矣。然岂知吾之心哉?吾官阆中时,尝考论晋、宋人物,至《渊明传》,慨然有感于吾心。时年三十,便有‘归欤’之兴,求田问舍,亲友皆怪之。自是以来,俯仰十年,虽未即去,然田园之乐,未尝一日不系于心,而《归去来辞》,未尝一日不讽于口。顷任博士,自以出处既不与隆替对;而迂愚拙直又不能从英俊游,数恳丞相,求西南一官以归,盖将老焉。会奇祸作,以故不果”。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至此__________             ②以其所居而见意焉___________

③亲友皆__________         ④恳丞相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求西南一官

A. 以其境过清    B. 醒能述以文者

C. 卷石底以出    D. 撰长书以为贽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扫 一 室 于 所 居 之 南

4.翻译下列句子。

(1)然岂知吾之心哉?

(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寄傲”,古代文人洁身自傲、厌弃世俗的一种心态或情怀。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对归隐的认识。

 

1.①已经②命名③对……感到奇怪④多次 2.C 3.扫 /一 室/ 于 所 居 之 南 4.(1)可是你难道了解我的内心吗? (2)(我)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5.读《渊明传》,产生感慨——三十岁,有了追随归隐的想法——四十岁,兴趣萦念心头、诵读陶渊明《归去来辞》——出任宗子博士,认为出仕与隐退不能与朝政的兴废相进退,想回老家任职,因“会奇祸作,以故不果”。 【解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名”是名词用如动词,“命名,取名”;“数”是古今异义词,“多次”的意思。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题目中的“求西南一官以归”中的“以”是“表目的,而”;A项中“以”是“介词,因为”;B项中的“以”是“介词,用”;C项中的“以”是“表目的,而”;D项中的“而”是“介词,把”。故选C。 3.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依据“谓语和宾语之间要句读,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要句读”的方法即可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释)①唐庚,北宋诗人。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此诗为唐庚被贬后所作。②簟:竹凉席。③便:便当、适宜。④“忘筌”:忘言。

1.本诗中采用虚实结合写法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诗明是写醉眠,实则抒发自己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苦涩心情。

B. 首句点明居所之环境,与世隔绝,恍若置身远古时代。夏日天长,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C. 尾联借梦境与现实的强烈落差,抒发乍得复失的惆怅之情,很值得玩味。

D. 此诗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浑然无迹,语淡而意远,余韵悠然,兼有唐诗的神采和宋诗的理趣。

3.请赏析“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的妙处。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1)(提炼新闻)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致我亲爱的家乡——最美江苏诗词大会”16日在南京公布评选结果。此次诗词大会是江苏省首次按地域划分举办的大型古诗词评选活动,共选出13首代表江苏各地特色的“最美诗词”。此次诗词大会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此次评选出的13首“最美诗词”,包括代表南京的《乌衣巷》、代表苏州的《枫桥夜泊》等,每个城市都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最美诗词”。这些评选出来的作品,不仅契合地方气质,更传承着历史文脉。

(2)(游戏“飞花”)央视诗词大会的对抗比赛中增加了颇有新意的“飞花令”环节。这个环节的比赛是根据给出的一个主题字,比赛双方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我校“东园”文学社团进行读诗活动时,也设置了这一游戏环节:给出的主题字为“叶”。你是社团成员之一,需要准备些诗词参与活动,请写出一条你准备好的诗句并写出诗题。

(3)(校园访叶)作为文学社团的成员,在“校园访叶”的活动中,你想到植物的叶子除了装点美丽的校园,还有许多其它的作用。于是老师请你向同行的社团成员介绍一下。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西游记》作者是明代__________;作者在描述唐僧师徒斩妖伏魔的故事时,许多章节的题目跟“三”有关,请简要概括其中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林冲受高太尉陷害,误入白虎堂,在刺配沧州途中,被其好友陆谦收买的押解公差董超、薛霸在快活林谋害,幸得鲁智深相救,才逃过一劫。

B.书名“朝花夕拾”运用比喻,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是“朝花”;晚年回忆这些经历,抒发自己的情思,如对猫的厌恶,对阿长的深情赞美,是“夕拾”。

C.保尔在黑海疗养所企图自杀未遂,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他要靠文学创作,回到队伍中去;他把写的小说寄往柯托夫斯基师征求意见,但书稿在途中丢失,他不气馁,重新开始创作,小说最终获得了成功。

D.格列佛所乘航海船遇到强烈风暴,船被撞毁,格列佛逃亡的救生艇又被大风吹翻,格列佛随风和潮汐幸运地漂移到了小人国。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安不忘危,__________

__________,文武之道也。

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④斯是陋室,__________

⑤古人擅长借落日写愁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表现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抒写辞官离京的愁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舞台还将设置音乐喷泉功能,营造出清晰逼真、美轮美奂的舞美环境。

B.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

C. 人性的复杂,在一幕幕生活场景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D. 在水彩画的创作过程中,色彩的调配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