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请赏析“悠悠”二字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1.“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渺茫无期;也传神地表现出两者都落空时怅然若失(沮丧、伤心、失望、难过都可)的意态。 2.第三四句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答出思念、孤独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渺茫无期,也传神地表现出两者都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 2.本题考查对借景抒情表现手法的赏析,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由央视综合频道打造的《经典咏流传》以“和诗以歌”的艺术感召力,一经亮相便被评价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成为了荧屏的一股清流。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 ①《经典咏流传》是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②节目“和诗以歌”,探寻诗歌与音乐。③集合一批优秀音乐人,用流行音乐传唱经典诗词,带领观众在一众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④节目现场还邀请了著名文化学者和音乐人坐镇点评,详解诗词的文化内涵。

材料2 这档节目将文学性和音乐性合二为一,以传承为旗帜,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通过手机微信“摇一摇”分享自己喜欢的诗词。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可当传承人。所选的诗词对当下的中国社会有普世的观照性,只有这些普世的情感能够穿越时空,被当下的中国人读懂。通过邀请不同的明星和普通人用不同的歌曲进行演绎,用不同的故事进行包装,体现时尚性。

材料3 中国古典诗词,表达着灵动的中国式美学,承载着中国人雅致的情感审美,是一种独特而高雅的中国符号。既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淡泊名利,又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洒脱,还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婉约……

1.材料1中有一处病句,请写出序号并修改。

2.结合材料2概括该节目成功的原因。

3.请仿照材料3画线句子写一个排比句。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⑴“师兄那里去?”A道:“我来帮你厮打。”B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B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A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选自《水浒传》第七回

⑵B听得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B!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B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拨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B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B喝声道:“好贼,你待那里去!”……

选自《水浒传》第十回

①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

②根据片段⑴简要分析A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两段文字,分析B这一人物性格特点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礼运》)。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_______________,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_______________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⑸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尽心上》)。送别诗有三送:人送、目送、神送,其中“神送”为最高境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最好的例子,岑参的诗句“_________”与之异曲同工。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为兄弟排行,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伯、仲、季、叔。女孩十二岁称为“金钗之年”,十三岁称为“豆蔻年华”。

B. 颜体书法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真卿是唐代与欧阳询、褚遂良和柳公权齐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

C. 唐朝诗人杜牧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诗人经过赤壁遗址,不禁浮想联翩:假如东风不给周郎方便,东吴必败,但诗人不言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之类,而拈出“二乔”入魏以暗喻,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

D.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西游记》的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B. 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C. 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D. 1931年,巴金创作的著名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在《时报》上连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