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飞花令:古代文人的烧脑游戏 今年,国内最火的原创综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飞花令:古代文人的烧脑游戏

    今年,国内最火的原创综艺节目莫过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复旦才女武亦姝在舞台上玩转流传千年的飞花令,激活了国人文化记忆的飞花令其圈粉无数。

   在各种脑残网络语泛滥的当下,这种全民复古行为俨然成为一道文化奇观。

    要聊到“飞花令”,就不得不提及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酒令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筵席上是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萌生于儒家的“礼”,最早诞生于周。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飞花”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名诗《寒食》中的“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这里举个例讲讲这种游戏的规则。酒宴上甲说一句第一字带有“花”的诗词,如“花开堪折直须折”。乙则接“落花人独立”,花在第二字位置上。丙接“感时花溅泪”,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以此类推,“花”在第七个字位置则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答不上或答错的则罚酒。

   尽管也是一种酒令,不过飞花令比“五魁首,六六六”之类的民间酒令高难多了,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所以这种酒令也成了文人墨客们的最爱。

   在本季《中国诗词大会》中,节目组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为每场比赛设置一个关键字,不再仅用“花”字,而是增加了“云”“春”“月”“夜”等诗词中的高频字,也不再拘泥于关键字在诗句中的顺序。在场上选手完成答题后,由选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团答题成绩的第一名,来到舞台中间,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获胜者直接挑战擂主。

   “飞花令”是真正高手之间的对抗,挑战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整说出一联诗句,这不仅考察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因而“飞花令”的竞赛感很强,观赏性和文化内涵兼备,产生了强势的朋友圈刷屏现象。

1.古代飞花令和央视改良后的飞花令都“烧脑”,为什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激活了国人的文化记忆,吸引无数粉丝。

B. 飞花令是古代酒令的一种。它萌生于儒家的“礼”,最早诞生于周朝,是古人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C. 飞花令中的“飞花”二字出自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词、曲中的句子,但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

D. 《中国诗词大会》中,节目组引进改良了的飞花令,不讲究关键字在诗句中的位置,具有很强的竞赛感,观赏性和文化内涵兼备。

3.班级模拟古代飞花令游戏开展诗词名句背诵比赛,比赛设置的关键词是“笛”,小玲背诵的名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按照古代飞花令的规则,小玲是第几个上台背诵的学生?为什么?

4.请你把你积累的古诗中的风花雪月的诗句中任选一个词分别写两句。

 

1.飞花令比一般民间酒令高难多了,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它不仅考察了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 2.B 3.第六个,因为按照古代“飞花令”的规则,关键字在诗句中是第几个字就排第几位,“笛”在诗句中是第六个字,所以小玲第六个上台. 4.示例: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____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信息筛选。首先要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烧脑”的意思,再从文中筛选出关键语句作答。“烧脑”从字面来理解,指的是烧死脑细胞,结合文章内容来看,意思是说难度大,要花费大量的脑筋才能完成。文章第五段,将“飞花令”与一般的酒令比较,突出其难度大;最后一段,“这不仅考察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一句,指出了央视改良后的“飞花令”的难度所在,由此整理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1.解释加点的字的意思

(1)便还家             (2)芳草鲜美

(3)无论魏晋             (4) 处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谁叹惋?为什么叹惋?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要求三个以上)。

 

查看答案

阅读《子衿》,完成小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 全诗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B. 《子衿》是《诗经·郑风》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为先秦时代郑地汉族民歌。

C.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子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动作描写。

D.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查看答案

“文明”是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普洱市一直为“创建文明城市”而努力。为了响应普洱市的创建活动,磨中八年级(235)班组织了“文明先锋小队进社区”的活动。作为成员之一的你,请完成如下任务:

1.(活动一)调查文明现状。

为了解某社区的文明现状,“文明先锋小队”从社区获取了以下统计数据,请你写出阅读下面两份统计表后得出的结论:

我的结论:

2.(活动二)设计文明板报。

社区请你协办一期以“文明伴我行”为主题的板报,请你根据这一主题设置两个栏目,栏目名称不超过5个字。

3.(活动三)协助文明劝导。

从今年5月1日起,卫生部颁布的“禁烟令”已经正式施行。为了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这种不文明行为,社区专门配备了“禁烟劝导员”。假如你是“禁烟劝导员”,你会用怎样得体的语言劝导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请写一段不超过50个字的禁烟文明劝导语。

我的劝导语: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左右流之。

(2)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

(3)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____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6)《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生活安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B. 阿西莫夫是德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

C. 《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D. 《回延安》是贺敬之以“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一首抒情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