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2)不不枝 

(3)香益清

2.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课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质,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势态的厌恶。

B. 《爱莲说》和《陋室铭》两篇短文在写作上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一者借陋室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一者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美德。

C.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但在本文中,却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均有所见。

D. 本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1.(1)蕃: 多 (2)蔓:横生枝蔓(3)远: 远播 2.(1) 我只喜欢莲,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 对于牡丹的喜爱,那应当是有很多人了。 3.C 【解析】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 年代:宋 参考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蔓:横生枝蔓。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宜:当。众:众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划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

花草树木,同样具有人的性格、人的风采、人的品德。我喜欢倾听竹的低吟,因为它有洒脱的风度刚直的气节;我喜欢欣赏菊的风雅,因为它有清秀的姿态凌霜的傲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B. 为了防止今后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宿舍的管理措施。

C. 学校开展了“书香校园”的阅读活动,各班涌现出了大量的先进事迹。

D. 生活中细节无处不在,只有一个善于发现细节的人,才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先生已为自己的错误道歉,我们不必再揭他的疮疤

B. 她用那双晶莹明媚的眼睛端详着我。

C. 他说了一通旁敲侧击的话,言外之意是说我好心办坏事。

D. 下了整整一个星期的雨终于停了,太阳出来了,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阴霾消失了,整个城市如释重负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háo míng _____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2)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zuò_____

(3)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diān peì liú lí________,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4)那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圣诸佛的bēi tiān mǐn rén_______,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查看答案

按要求写出相应的诗句。

(1)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陋室铭》中通过写“陋室”环境的清幽宁静来突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木兰诗》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