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知足就是幸福 陈乃举 ①没有谁不向往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呢...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知足就是幸福

陈乃举

①没有谁不向往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呢?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回答。

②其实,幸福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舒畅的体验或感受;说它复杂,是因为促使人们能够体验或感受到生活的舒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以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作为一种心理感受,知足就是幸福;不知足,不会幸福。

③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密纳小学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我们可以喝上干净的清水了,饭也好吃了,原有的厕所也将拆除重建,还可用水来冲洗,我们不再闻臭味了,我们更幸福了……”能够喝上干净水,不再闻臭味,孩子们知足了,所以感到幸福。

④《三月风》杂志曾报道过,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自恃自己条件好,“走遍了中国科学院的直属单位”,“竟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于是他自杀了。我们在感到震惊和为他惋惜之余,自然想到:他是不是不知足,欲望太高了?

⑤人就怕“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欲望太多太高,实现不了,便会觉得不幸福,甚至为此而痛苦。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但面对太多太多的诱惑,如果奢望过高,一旦被太多的难题所累,便会深陷烦恼之中,甚至失去理智,干些不明智的蠢事。有的人之所以觉得不幸福,不是他拥有的太少,而是期望得到的东西太多。所以,我们要调低自己的欲望底线,摒弃浮华,拒绝诱惑,以“知足常乐”平常心对待生活。唯此,才会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⑥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太多的不知足蒙蔽了心智,老觉得不如别人或社会亏欠他,自然不会拥有快乐和幸福。古人云:“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为什么要“知足”呢?因为人的情况是变化的,不如意事常八九,一时知足不行,要持续知足方能终身不辱。“知止”,是说当止则止,不能得寸进尺,而且要“常止”,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自己,唯“常止”方能终身无险。

⑦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个人利欲和事业上的进取心是两回事。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以知足的态度对待利欲,以不知足的态度对待事业,该坚持的就坚持,该放弃的就放弃,那我们就会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在事业上取得更加绚丽的成就。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③、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将第⑥段的论证思路补充完整。

首先提出观点___________,接着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___,然后通过______________进行论证,最后论述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第⑦段删去不影响全文的论述,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1.知足就是幸福。(或:知足就是幸福;不知足,不会幸福。) 2.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第③段列举云南小学生的例子,从正面具体论述“知足就是幸福”;第④段列举某大学生例子,从反面具体论述“不知足,不会幸福”。 3.“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引用古人名言“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人应“知足”“知止”的原因。 4.不同意。第⑦段补充论述“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的观点,使全文关于“知足就是幸福”的论证更为辨证而全面。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通读全文可知,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①,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纸上谈兵》

【注释】约束:纪律和规定。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山门于河______

(2)于沙上______

(3)赵括代廉颇______

(4)悉约束______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数十万众/何陋

B. 天下莫能当/非澹泊无明志

C. 括易言之/鸣之不能通其意

D. 而绝粮道/真无马耶

3.翻译下列句子。

(1)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甲】【乙】两文中讲学家和赵奢所说的话,分别概括他们是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诗歌的前两句,借助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描写了 _______(时令)的凄黯景象。

2.“宿鸟声中自掩门”一句中“自”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绪?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

“松树顶上鹧鸪鸣,松树底下好谈情。老妹有请应一句,省得阿哥满岭寻。”“劝妹老成要在家,莫去上家过下家,上家有个二流子,下家有个懒西妈,学坏身子害自家。”在“首届山歌节”的舞台上,68岁的“山歌王”倾情放歌。

【注释】①懒西妈:懒惰的女人。②自家:自己。

(1)得知你是“到民间采风去”的组织者后,文化程度不高的“山歌王”请你把他唱的山歌特点总结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在山歌节微信平台上留言说:“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是流行歌曲,崇拜的是周杰伦这样的明星,山歌早就过时了,搞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意义?”如果你看到了,打算如何反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马之千里者,_______________

(2)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4)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_

(5)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7)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

(8)《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游子之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

万物靠泥土yùn_______育,人类在泥土上繁yǎn_______。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泥土平凡而朴实,bó_______大而厚重,默默奉献而不qī_______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