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

2.最后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以“黑云”暗喻来犯的“敌军”,与“压”字相配合,形象生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 2.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以“黑云”暗喻来犯的“敌军”,与“压”字相配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 2.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2)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________________。(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3)____________,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 (崔颢 《黄鹤楼》)

(5)宁为百夫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炯《从军行》)

(6)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可怜后主还祠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8)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9)唐果同学喜欢用古诗句劝解别人,王宁抱怨身处闹市难得清静,唐果就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她。

(10)古诗词中有不少描写春天风光的名句,请写出你喜欢的连续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目光短浅)

B. 牺牲玉帛(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C. 作气(战鼓)

D. 小大之(案件)

2.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战/不物喜,不以己悲

B. 登轼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C. 长勺/欲有求我也

D. 小大狱/四时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选文第二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B. 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曹刿论战》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叙述历史事件的。

C. “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D. 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8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

②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③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二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

④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当你对较差的思想

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才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

⑤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

1.下面对作者“精神拾荒三步曲”和三步曲之间关系的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精神拾荒”是指拣取、提炼学习生活中最易流失的新思想、意识、见解、主张等精神产品。

B. 作者倡导的精神拾荒“三步曲”是指学、思、录。

C. 学和思不可偏废,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便会流失,“学而思,思而录,”都很重要。

D. 学而思可以激发灵感,只有录才是精神拾荒最重要的角色。

2.下面对选文论证思路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第1、2自然先引用孔子的名言引出话题,然后列出生活中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为例证,用以证明博学的人都是读书很多的。

B. 第3段开头“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一句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 第3、4是紧围绕“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的。

D. 第5段的作用在于:画龙点睛,既总结全文,又照应题目,使文章的结构显得十分紧凑。

3.下面对第4段语言品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把“灵感”比喻为“贵宾”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灵感不是思想者固有的。二,灵感的价值是可贵的。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释了灵感对于思想者的珍贵性。

B. “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懂得待之以礼”一句中“待之以礼”用得很生动,强调思想者在灵感而前,要显得有礼貌,有修养。

C. “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运用比喻,强调写作、记录、笔记是留下灵感的最好方式。

D. “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一句中“投奔”一词用得最好,把原本十分抽象的思想概念活化成投奔一代明君的千军万马,进一步突出“勤于记录”的神奇功效。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 ①②④⑤③    B. ②①④③⑤    C. ②⑤④③①    D. ⑤④③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芳过生日,小燕送个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她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

B. 张红对赵鹏说:“明天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去孤儿院慰问,你务必准时参加!”

C. 快递员送货超时,收货人说:“你是腿短呢,还是属蜗牛的?这么多天才把东西送到!”

D. 毕业了,小明在丽丽的留言本上写下一则赠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