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学校开展以“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学校开展以“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围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这一主题,补充完成下列宣传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活动步骤:

①调查活动“低碳生活知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校园“低碳生活达人”表彰会

(2)学校需要在校园显眼位置张贴向“低碳生活达人”学习的宣传标语,请你拟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担任表彰会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段简短的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例如:②“低碳生活”知识竞赛③校园“低碳生活”研究 (2)示例:少坐汽车多行走, 低碳健康我拥有 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 (3)答案略(要素是:称谓、礼貌语、主题引入语,语句通顺表达亲切)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此题是对学生语文活动形式的考查。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活动的形式是非常多样化的,如演讲比赛、辩论会、主题班会、手抄报设计、黑板报、征文比赛等,作答时要在活动形式的前边加上活动的主题,这样才是规范的答案。(2)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宣传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宣传鼓动口号,有引人注意和令人难忘的特点,有很强的号召力和鼓动力。此题可以运用对偶的修辞,突出低碳生活的意义。(3)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开场白的能力。开场白的特点:内容要紧扣主题;语言要亲切,要有激情,以点燃观众的热情;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作答时先要有称呼和问候语,然后介绍活动的内容或意义,最后宣布活动开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常春藤(林清玄)

①我的新家在巷口那栋全新的大楼,地理位置不错,生活很方便。附近巷口有一间小的木板房屋,居住着一个卖牛肉面的老人。那间木板屋可能是一座违章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整座木屋往南方倾斜成一个夹角,木屋处在两座大楼之间,益发破败老旧,仿佛随时随地都要倾颓,散成一片片木板。

②任何人路过那座木屋,都不会有心情去正视一眼,除非看到老人推着面摊出来,才知道那里原来还有人居住。

③但是在那断板残瓦南边斜角的地方,却默默地生长着一株常春藤,那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株。许是长久长在阴凉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常春藤简直是毫无忌惮地怒放着,它的叶片长到像荷叶一般大小,全株是透明翡翠的绿,那种绿就像朝霞照耀着远远群山的颜色。

④沿着木板壁的夹角,常春藤几乎把半面墙长满了,每一株绿色的枝条因为被夹壁压着,全往后仰视,好像向天空伸出了一排厚大的手掌;除了往墙上长,它还在地面四周延伸,盖满了整个地面,近看有点像还没有开花的荷花池了。

⑤我的家里虽然种植了许多观叶植物,我却独独偏爱木板屋后面的那片常春藤。无事的黄昏,我在附近散步,总要转折到巷口去看那棵常春藤,有时看得发痴。隔不了几天去看,就发现它完全长成不同的姿势,每个姿势都美到极点。

⑥有几次是清晨,叶片上的露珠未干,一颗颗滚圆的随风在叶上转来转去,我才仔细地看它的叶子,每一片叶子都是完整饱满的,丝毫没有一丝残缺,而且没有一点尘迹;可能正因为它长在夹角,连灰尘都不能至,更不要说小猫小狗了。

⑦我爱极了长在巷口的常春藤,总想移植到家里来种一株,几次偶然遇到老人,却不敢开口。因为它正长在老人面南的一个窗口,倘若他也像我一样珍爱他的常春藤,恐怕不肯让人剪栽。

⑧有一回正是黄昏,我蹲在那里,看到常春藤又抽出许多新芽,正在出神之际,老人推着摊车要出门做生意,木门“咿呀”一声,他对着我露出了善意的微笑,我趁机说:“老伯,能不能送我几株您的常春藤?”

⑨他笑着说:“好呀,你明天来,我剪几株给你。”然后我看着他的背影背着夕阳向巷子外边走去。

⑩老人如约送了我常春藤,不是一两株,是一大把,全是他精心挑拣过、长在墙上最嫩的一些。我欣喜地把它种在花盆里。

⑪没想到第三天台风就来了,不但吹垮了老人的木板屋,也把一整株常春藤吹得没有影踪,只剩下一片残株败叶,老人忙着整建家屋,把原来一片绿意的地方全清扫干净,木屋也扶了正。我觉得怅然,将老人送我的一把常春藤要还给他,他只要了一株,他说:“这种草的耐力强,一株就要长成一片了。”

⑫老人的常春藤只随便一插,也并不见他施水除草,只接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我的常春藤细心地养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时浇水,同样也在阳台上接受阳光和雨露。

⑬然后我就看着两株常春藤在不同的地方生长,老人的常春藤愤怒地抽芽拔叶,我的是温柔地缓缓生长;他的芽愈抽愈长,叶子愈长愈大;我的则是芽愈来愈细,叶子愈长愈小。比来比去,总是不及。

⑭那是去年夏天的事了。现在,老人的木板屋有一半已经被常春藤覆盖,甚至长到窗口;我的花盆里,常春藤已经好像长进宋朝的文人画里了,细细地垂覆枝叶。我们研究了半天,老人说:“你的草没有泥土,它的根没有地方去,怪不得长不大。呀!还有,恐怕它对这块烂泥地有了感情呢!”

1.请分析文章①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第③段里作者说老人的常春藤“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株”。结合全文,这株常春藤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请赏析划线句子“每一株绿色的枝条因为被夹壁压着,全往后仰视,好像向天空伸出了一排厚大的手掌;除了往墙上长,它还在地面四周延伸,盖满了整个地面,近看有点像还没有开花的荷花池了。”

4.本文在写法方面的特点是借物喻人。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常春藤与老人有哪些相似之处。

 

查看答案

(题文)(1)根据名著《傅雷家书》内容,填写下面空格。

傅雷在《傅雷家书》信中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______________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2)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这段文字出自《傅雷家书》,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给予儿子悉心的关怀与指导,他建议儿子面对痛苦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钴鉧潭记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cóng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折东流  (屈:通“曲”,弯曲)    B. 其涯   (啮:冲刷,侵蚀

C. 以予之游也   (亟:急切)    D. 荡击  (益:更加

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2)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3.《钴鉧潭记》与我们本期所学的《小石潭记》都选自于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请就内容和主题方面分析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春寒①

梅尧臣(宋)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赏析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查看答案

铺一张纸,蘸几点墨,抒几卷云烟故事,写一段似水年华。曾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遇过的人,发生过的事,有的早已忘却,有的却永远定格心中,成为永恒的风景。请以“记忆中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 ;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