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天空是白云的舞台,在那里,白云可以尽情勾勒出千态万状;丛林是飞鸟的舞台,在那里,...

天空是白云的舞台,在那里,白云可以尽情勾勒出千态万状;丛林是飞鸟的舞台,在那里,飞鸟可以自由展示悠扬宛转的歌喉;剧场是演员的舞台,在那里,演员可以逼真地演绎人生的百态;生活是我们的舞台,在这里,我们可以焕发出独特的风采……请以“舞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舞台 想要站在舞台上,聚光灯下,万众瞩目。 ——题记 每个人心里都曾经想过的吧,成为英雄,成为美人,光彩夺目,荣耀加身。除了废柴到一无是处,或是真的淡泊名利到视金钱如粪土,没有人不曾幻想过自己最华丽的一幕。 但大多数人只是幻想。 执着,这两个看上去简单的字眼,却轻易地拦下了千万个去往梦想的闯关者。 舞台,梦想的终点。 执着地寻梦,追梦,直到一步步走到舞台之上,将自己一路上所努力的,坚持的一切展现出来,接受大众的评审。万众瞩目之下,即便败了,也虽败犹荣,对得起天对得起地,更对得起执着的自己。 梦想从来就不是说说而已。 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那种感受。凭借自己的执着,坚韧,顽强,以及心中不灭的信念,一路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很多时候,只要再多努力一点点,就可以斩断拦路的藤蔓,直面下一个难关。 直到最后,看到璀璨的聚光灯。 其实很多人都可以实现梦想,只是太多的人缺少执着到底的倔强。 年少的时候,我们都是一群“中二病”患者,目空一切无畏无惧——或者说,盲目的自大。梦想之于我们,似乎唾手可得。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发现这世界上有一些人你无法超越,有一些事你无法做到,还有一些梦想,你无法坚持。 心中那个光彩夺目的舞台,仿佛高高在上。没有阶梯,没有绳子,没有直升机,无法到达。 但是。 对于执着的人,永远不存在不可能。 没有阶梯,我们就叠罗汉;没有绳子,我们就搓麻绳;没有直升机,我们大可以爬到更高的地方,一跃而下。即使要多绕弯路,即使要多费时间,即使要和对手互相配合,也阻拦不了我们走上舞台的脚步! 最后,站在舞台上,万众瞩目。 这,是属于王者的荣光!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舞台”。“舞台”本义:供演员表演的台。引申义:凡是有人表演的具体的地方均可做“舞台”理解。比如:街头、广场、球场、屋顶、媒体等。比喻义:展示自己的场所(平台)。比如:历史舞台、政治舞台、社会舞台、时代舞台、世界舞台、人生舞台等。特别注意:1、舞台必须是一个人表演的地方或是展示自己才华和美丽,实现自己的理想,发掘自己人生价值的有意义的地方。这个地方不同于一般的生活环境。比如:一个小孩从农村来到城里上学,不能叫做走上了另一个舞台;玩耍的庭院、打球的操场、写作业的书桌等都不能称为舞台。2、舞台必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即便是虚写的人生舞台,也应该有一个实在的活动场所,不可以是抽象的、虚无飘渺的东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一块地的怀念》,完成小题

一块地的怀念

刘静峰

⑴一块地,永远不会闲着。你种它,它就长庄稼。你不种它,它除了庄稼什么都长。

⑵那时这块地就是庄稼地。一年四季,这块地都很忙。

⑶春雨滋润着田野。麦子拔节、分蘖,开始变得稠密。阳光下的麦田如碧绿的地毯,微风吹送,丝绒般的华丽。眼见得麦子抽穗,麦田由绿而黄,金黄遍野,麦浪滚滚。田野里都是沸腾的声响和成熟的味道。麦子伫立成军阵,如威武雄壮的秦俑,马踏黄土,浩荡而来。

⑷庄稼的色彩就是大地的色彩。麦子在轰隆的机器声里完成了生命。这块地的庄稼也会接茬长,没有间断。玉米的小苗躲在土窝里,只露两片叶芽,张开的手掌,如祈祷的仪式。玉米此时应该是个女巫,念动的是大地咒语,立的草睡的草能听见,爬的虫飞的虫也能听见。这些田野里以及田野以外的事物都会听从这咒语的召唤。

⑸我在这片田野行走,遇到的是庄稼的事。庄稼的事情让人有成就感。比如看到麦子灌到麻袋里,玉米装进篓子里,甚至瓜秧上开了一朵花,结了一个瓜纽,人的心都抹了蜜似的甜。那是大地的成果,大地的孩子,也是庄稼人的孩子。我能呼吸到来自庄稼身上的热烈蒸腾的气息,这种炙烤的热力让我迷醉。

⑹这样的美感,持续了几年。我从中获得了很多快乐。四季变换的色彩、收获的场景、生长的美丽,都在我的内心珍藏。我触摸着庄稼,融入它们的生长和繁衍,同时,也触动了生命的腾跃、奔跑和飞翔。这里每时每刻都是童年的境界,无邪、天真、纯洁。人怎么能容许一块地长在城市里呢?

⑺这块地被很多眼睛盯着。它是这个城市内部唯一一块还长庄稼的土地。庄稼没有竞争力。庄稼地被许多可以用金钱衡量的眼光瓜分成一个个楼盘,就像一个弱女子遇到残忍的强盗马上溃不成军,支离破碎。这块庄稼地成了最后的黄金,谁都想分一杯羹。价格也因为处在城市内部而急速飙升。你争我夺,胜者为王。终于,今年的春天麦苗没有来得及返青,这块地被插上五彩的旗帜,迎接一批钢铁战士的光临。然后,麦子惨遭蹂躏,土地的肌肤被划开……土地不再柔软、不再温和,它有了钢铁的骨骼,冷硬的身躯。许多可能存活的生命被挤压到无人知晓的去处。

⑻于是,今年的田野不是田野,今年的田野没有庄稼。这里只有尚未建成的楼房,轰鸣的吊车,来往的运输车,飞扬的尘土,还有翻起的土丘,土丘上覆盖的野草。熟土被生土覆盖,乱石趁机浮上表面。许多不知名字的野草,在土丘上长得蓬蓬勃勃。整块土地失去了原来庄稼具有的纯净的植物气息,到处弥漫着无序和放荡的味道。玉米秸秆成为这块地最后的记忆,此后这里只有林立的高楼。一切大地拥有的丰富韵味都消失,只有单调的尘世喧嚣盈耳。没有了建筑的地方,是野草的乐园。庄稼依靠人力与野草争锋,庄稼没有败过。没有了庄稼,野草开始肆意扩张。高高低低的土丘上,野草安营扎寨,野蛮地殖民。

⑼这块地最终的归宿,就是一片巨资搭建的楼台。它将永远失去曾经的丰富性和可以觉察的活力。一块地,一旦失去了庄稼,它的本性就消泯了。农人多少年养熟的土地,现今只有僵硬的质地。即使若干年后此处复归还原,也不知需要多少年可以治愈伤痕。

⑽我每天还是要走过这块地。我经过这块地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庄稼。想到庄稼,我才感觉到土地的生机。我的心里,都是对这块庄稼的地的怀念,怀念一块长各种各样庄稼的地的消失,尽管我的怀念无人知晓,或者不一定有什么价值。

1.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上空了……”本文也有这样的文字:“玉米的小苗躲在土窝里,只露两片叶芽,合十的手掌,如祈祷的仪式。玉米此时应该是个女巫,念动的是大地咒语,立的草睡的草能听见,爬的虫飞的虫也能听见。”试比较这两处景物描写在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的异同。

2.文章题为“一块地的怀念”,请结合文中相关文字,概述作者具体怀念了“这块地”的哪些方面?

3.“一块地,一旦失去了庄稼,它的本性就消泯了。”这句话有什么样的内涵 ?

4.分析探究文章结尾处的“尽管我的怀念无人知晓,或者不一定有什么价值”这句话所蕴涵的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放射性同位素——核辐射的主角》,回答小题

放射性同位素——核辐射的主角

⑴同位素就是一种元素存在着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由于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核电荷和核外电子数都是相同的,并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由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原子核的某些物理性质也有所不同,例如放射性,并不是所以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没有放射性的则成为“稳定同位素”。大多数的天然元素都是由几种同位素组成,目前已知的稳定同位素约300多种,而放射性同位素竟达1500种以上。

⑵一般来说,原子质量很大金属,像鈈、铀、镭等,都具有较强的放射性,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锕系元素和镧系元素以及铀元素全部带有放射性。另外某些原子质量小的同位素也带有放射性,如碳14、钴60。

⑶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很不稳定,全不间断地,自发地放射出射线,直至变成另一种稳定同位素,这就是所谓“衰变”,放射性同位素在进行衰变的时候,可放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对人体危害不大,而γ射线对人体有较大的伤害,会诱发人体基因突变。

⑷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换言之,半衰期是指某个样品中一半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不同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差异很大,短的只有几天、几个小时、几分钟,甚至不到1秒钟,长的却达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是几亿年,几十亿年,例如,日本“3.11”地震及海啸引发的核辐射中的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铯137为30年,鈈239为24000年,铀238则为44.7亿年。半衰期越短,

⑸经过连接的几个半衰期后,放射性同位素的活度会因衰变而减至初始活度的1/2、1/4、1/8,等等。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预测任何时候的剩余活度。随着放射性同位素数量的减少,所发出的辐射也相应的减少。

⑹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放射性能够破坏活的细胞,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但在医疗上,可以用来杀菌消灭微生物,并且可以用来杀灭癌细胞等。放射线也具有很强的贯穿能力,它可以用来观察固体内部的目标,就像x射线那样用于病灶的检查。在工业上,放射性也很多应用,例如用β射线来测量纸的厚度,用γ射线照片来检查机器内部结构等。

⑺当然,如果应用不当,核辐射也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选自《中学科技》2011年第5期,有删改)

1.选文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选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请选择一种举例说明其作用。

3.第一段画线句中的“大多数”“目前”两个词语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4.下面表述和推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人体基因突变是受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衰变时放射出的γ射线影响造成的。

B. 原子质量大和原子质量小的金属都可能带有放射性,一般来说原子量大的金属放射性更强。

C. 医学上,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放射线来杀灭癌细胞,但不会对人体造成其他方面的伤害。

D. 某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虽然很长,但由于它的活度越来越小,所以它对人类与自然的影响不大。

5.2011年3月22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大地震摧毁了日本福岛部分核反应堆,导致核辐射,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也引发了人们是否继续开发利用核能的争议。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②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③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④有不至。

(节选自《新序》)

[注]①稷:人名  ②傲:轻视。  ③庸:岂、又。  ④靡:没有。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         

(2)后倾覆_______

(3)一日三至不见也 ______       

(4)亦其士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

3.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填空。

(1)正如文段(二)齐桓公所认为的那样:有才能的人往往清高而“傲爵禄”,文段(一)中诸葛亮在表明心志时说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二)画线句“桓公犹下布衣之士”中的“下”字的意思可以用文段(一)中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说。

4.从以上两个文段来看,刘备和齐桓公有什么相同的特征?两个文段各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2)辛弃疾说自己写的《破阵子》是“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北京“两会”上,防治PM2.5污染物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虽然PM2.5已经成为热门词汇,但很多人对它知之甚少。请你作为科普宣传员,完成下列宣传任务。

(1)依据下面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解释PM2.5为什么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

【材料】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主要产生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科学研究发现,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2)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依据下面两则材料,说明我国监测PM2.5的意义。

【材料一】

2010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展示了长期以来全球PM2.5的分布状况。这张2001- 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地区。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密度指数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

【材料二】

发达国家很早就已经开始监测PM2.5的指标。而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空气质量准则》后,很多国家已根据各自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对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加入PM2.5的监测。

(3).利用从以上材料中获得的知识,围绕“从我做起,让油城的蓝天更蓝”这一主题,向同学们提出两条倡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