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氏门风 王中书①子明,大明等人,事寡嫂有礼,与弟友爱甚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氏门风

王中书①子明,大明等人,事寡嫂有礼,与弟友爱甚笃。家人未尝见其怒,饮食不精洁②, 但不食而已。尝试以少埃墨③投羹中,子明惟啖饭。问何不啜④羹,则曰:“我偶⑤不喜肉。” 后又墨其饭,则曰:“吾今日不喜饭,可别具粥。”子明不置田宅,曰:“子孙当各念自立,何必置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尔。”子明疾甚,或子弟曰:“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⑥,勿为厚葬以金宝置柩中。”

 (选自《宋史》有删节)

【注释】  ①王中书:中书舍人,官名。       ②精洁;干净。        ③:埃墨:尘土,灰尘。 ④:啜:食,饮。       ⑤:偶:偶然,恰巧。       ⑥:泰侈:奢侈。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寡嫂有礼________ ②子明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子孙当各念自立,何必置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尔。

3.“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王氏家族“盛名清德”,门风不群,与他治家有方密不可分。选文体现了他怎样的持家之道?请结合内容回答。

 

1.(1)服事或“侍奉”或“服侍”或“照顾”或“待”(2)病或“疾病”或“生病” 2.子孙应当各自考虑(想到)自立,为什么一定要置办田产宅院,(那样做)只是(白白地;徒然)让子孙们因争夺财产而做出不义之事罢了。 3.持家宽容(饮食有不洁之处从不挑剔);教子严格或“有远见”或“深明大义”或“持家节俭”(不置办田产,使子孙相争;病重时告诫子弟不厚葬自己,不可奢华;告诫子弟保持节俭朴素之风);懂礼教(事寡嫂有礼;与弟友爱);宽严有度。 【解析】选自:《宋史》 作者:脱脱、阿鲁图等 年代:元 参考译文: 王旦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人。王旦事奉寡嫂有礼节,与弟弟王旭友爱甚笃。家人从没有见他生气,饮食不干净,只是不吃而已。曾试着以少许埃墨投放肉汤中,王旦只吃饭,问他为什么不吃肉汤,就说:“我偶尔不喜欢吃肉。”后来又把墨放到饭中,就说:“我今天不想吃饭,可以另外备办稀饭。”王旦不购置田产住宅,说:“子孙应各念自立,何况田地第宅,仅仅是让他们争夺财产为不义而已。”王旦病重,又告诫子弟:“我家盛名清德,应致力于俭朴,保守门风,不得太奢侈,不要搞厚葬把黄金财宝放入棺柩中。”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事:服侍,照顾。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念:考虑。徒:白白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 (朝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人名)。

2.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        ②前人之述_______

③连月不_______               ④暮冥冥________

3.文中第二段作者在描写洞庭湖之景着墨不多,但将其景色勾画得惟妙惟肖,请概括洞庭湖之景的主要特征?

4.文章第三四段写迁客骚人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作用?

5.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因文质兼美而名满天下,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名句积累与运用

1) 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恒亡。(孟子《二章》)

5)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以游子之身登楼远眺,触景抒怀,归心难禁,继而生发出不知家在何处之愁绪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在《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辛弃疾词既有金戈铁马的纵横驰奔,又有坎坷多舛的慷慨悲凉。在一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抒发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豪情壮志,如黄钟大吕豪迈惊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李商隐《无题》一诗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从下面的两个题目选择一个作文。

(1)请以“想要说声谢谢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2)可以大胆地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进行写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条理清楚,字迹工整美观。

 

查看答案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周国平

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是心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最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向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汉字书写及键盘打字的看法。

 

查看答案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 2015 年 10 月 5 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 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 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 1878 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 。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 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 191 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 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 年 1 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 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作者:杨先碧 文章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1976 年 1 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4.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