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 (1)某班准备开展“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经同学们讨...

综合性学习。

(1)某班准备开展“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经同学们讨论决定由你作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①请你把准备的活动内容再写两条出来。

A. 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实事。

B. 在全校发动开展一次“爱心捐助”活动。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全班爱心募捐人民币4301元,请你用大写数字表示出来。

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将开展以“爱国·爱家”为主题的歌咏比赛活动,你们班参加歌咏比赛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写出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歌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阜阳市正在强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营造气氛,请你为此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使用对偶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C调查了解家庭有困难的同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D观察街头乞讨、捡破烂者,尝试着与他们沟通。(其他答案意思对即可) ②肆仟叁佰零壹 (2)表达了胜利的喜悦和自豪;表现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歌颂了祖国的壮丽河山;表现了中华儿女团结奋进、自信乐观的精神风貌。 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阜阳! 或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 或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幸福家园! 或 创建连着你我他,众手浇开文明花。 【解析】试题分析:(1)①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活动的内容一定要围绕着活动主题来设计,且活动符合生活实际,能有效开展。②全额数字要大写。其数字大写的写法是: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根据题目的内容和要求作答即可。(2)根据歌词分析其表达的内容。可以从表达的情感,表现的精神风貌,体现的主旨等方面谈理由。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3)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确。作答要围绕“主题”拟写。注意本题要求使用对偶句的形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用课内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品——小说___________ , 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与小说主人公关系密切的女人是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又老又丑的女儿,名叫_____________

(2)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名叫________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 __________,在大海中自由航行。它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海自由翱翔的梦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páng,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__   __________  脸 páng__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  。

(3)文中“谰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马上相逢无纸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岑参《逢入京使》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     )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衣冠简朴古风存  。               ( 陆游《游山西村》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寒光照铁衣。                     ( 《木兰诗》  )

⑥无丝竹之乱耳,    _____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陋室铭》  )

⑦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

(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成长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过程,也是思想逐渐成熟的过程。成长对青少年朋友来说,肯定有许多切身的认识和感受。关注成长就是关注我们自己。

你的成长也许是一帆风顺,也许烦恼多多。然而无论你的经历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走过童年、少年,进入青年时期。

请你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以“长大的感觉真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不要对那个人叫嚷

周末,是乡下家长来学校看孩子日,每逢这时,学校门口涌满人。那些家长,无一不是手提肩背的,里面塞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怜爱。

有一幕,总遇见: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伸向前去,一步一匍伏。即便这样的母亲,亦是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里面塞着她儿子爱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裳。

做儿子的,与母亲恰恰相反,生得高大挺拔。他在人群里,早已看到母亲了,并不叫唤,而是一阵风似地冲出校门,路过母亲身边时,用胳膊捅捅母亲,算作招呼。表面上装作不认识,脚步匆匆,继续前行。

母亲见到儿子,焦急的神情,立即换上欢喜,笑容绽放,使她脸上的每一条纹路里,都仿佛游弋着一条欢乐的鱼,她一叠声换着儿子的小名,踩着碎步,艰难地跟在儿子后面跑。

她的叫声,以及她奇怪的走姿,引起一些人的张望。儿子急,在人少的地方停下来,回头,眉头紧皱,对母亲跺脚。等母亲气喘吁吁赶到他跟前,他俯视着母亲,低声呵斥:“你叫什么叫,生怕别人听不见哪?!”一把拽过母亲背上的包裹,恨恨道:“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来,不要来,你为什么还要来?”

母亲不恼,母亲仰着头看着儿子,杨树一样的儿子,多么让她骄傲。她轻言慢语说:“我不来,谁给你送吃的穿的啊?”

“我会自己请假回去拿的。”儿子的眼睛,不看母亲,他扫视周围的人,那眼神,明显有些躲闪。

母亲还是宽容地笑:“你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时间哪,我给你送来,省得你来回跑。”

儿子一听,恼了,跺脚叫:“谁要你送!”话说完,提了东西要走,母亲赶紧拉住儿子,洗洗叮嘱,煮的鸡蛋要趁早吃掉,不然会坏的;鱼吃完了不要把装它的瓶子扔掉,下次好再装了带来;被子要时常拿出来晒……

儿子哪里耐烦听?他打断她的话:“好了好了,你少,下次你不要再来了!”他挣脱母亲的手,甩开大步,往学校跑去,一路之上,头也没回,做母亲的站在原地,目送着儿子,知道儿子的背影消失,她又站了很久,这才恋恋不舍地转身,一步一匍伏地走了。

在校园里,我亦曾碰见过另一个女学生,对着前来看她的父亲发火,是嫌她父亲给她买的外套不好,女学生冲着父亲叫嚷:“谁让你买的?乱作主!这颜色难看死了,我不穿!”做父亲的捧着那件外套,讪讪笑着,束手无策地站在一边。

女学生我教过,平日里,是个温文尔雅的孩子,却在父亲面前,全然失了礼貌。当她看见我,很尴尬,低声叫了声:“老师。”我摸摸那件衣服,我说:“挺好看的呀。”做父亲的如同得了“天书”:“你看,你们老师都说好看的。”女学生瞅了父亲一眼,红着脸,不情不愿地接下了父亲买的衣服。

我很想告诉这些孩子。请不要对那个人大声叫嚷,他们或许贫穷,或许丑陋。或许木纳,可是,他们的爱,一样醇厚,一样珍贵,因为,那是血浓于水。你的叫嚷,是对他们爱的践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两件事。

2.题目“不要对那个人叫嚷”中的“那个人”指的是谁?

3.第②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塑造母亲的形象?并谈谈这些方法的作用?

4.第十二段中写到,平日里老师眼中 “温文尔雅的孩子”,为什么“在父亲面前,全然失了礼貌”?

5.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读了此文后,你想对文中的孩子说些什么?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