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外文言阅读 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②之,曰:“甚矣,...

课外文言阅读

  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②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③不成!”

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

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去。

【注释】①息:呼吸。②哂(shěn):讥笑。③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气汗雨       (2)行者服而

2.用现代汉语翻译此句:甚矣,农之惰也。

3.“行者服而去”中“服”的原因是:

4.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农夫耕田的时候,“数息而后一锄”,说明农夫是个懒惰的人。

B. 行者解衣下田,最后累倒在田里,表现出他劳动非常卖力。

C. “乃子之术谬矣”中的“术”具体指耕作的方法技术等。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方法正确,再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

 

1.(1)尽,完了(2)离开 2.你这样做农活太懒惰了! 3.行者认识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或行者认识到了自己当初对农夫耕田的看法是错误的) 4.C 【解析】选自《浑然子》 作者:张翀 年代:明 参考译文: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有个过路人看见了说:“你真是太懒了!你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这样一个月也干不完。”农夫说:“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耕地,你可以向我示范耕地的方法吗?”过路人脱下衣服走到田里,喘一口气连挥几下锄头,每锄一下都用尽全身的力气。还没过多少时间,他的力气用完了,汗如雨下,气喘吁吁的样子,连声音都发不出了,将要倒在田里,他对农夫说:“我到今天才知道耕地的困难。”农夫说:“困难的不是耕田,是你的方法错了!人处理事情也是这样,刻意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 过路人心服口服地走了。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去”在这里是“离开”的意思。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这是一个倒装句,翻译时要注意调整一下语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内文言阅读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1.孟子,名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

2.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

其反也         比:

左右而言他   顾: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

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4.本文记录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过程,目的是反映孟子_______的思想。

 

查看答案

任选其中一题进行写作。

(1)有一个词,只要我们在,它就永远在——成长。是的,成长。

成长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迷茫,也有觉醒;有痛苦,也有快乐。回首过去的时光,总有一个难忘的时刻、难忘的事情镌刻在心中的某个地方,然后在一个风起的日子里又悄然升起,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记忆。

请以“不能忘记的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温馨提示:①横线上填入的词语,应指发生在短暂时间内的令你难忘的事情,比如“冲过终点线”“走上领奖台”……②回忆那一刻的细节或场面,再现当时的情景要尽量写得具体,还要写出当时的感觉。

要求: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王几何

马及时

①从小学跨进初中校园,一切都是新鲜的,特别是几何那门全新的功课。所以,我们初一上第一节几何课时,大家睁圆了眼睛,认真而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②几何老师会是怎样一个人呢?

③铃声一响,全班42双黑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须臾,一个头方耳大、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胖人能走这么快?全班同学大吃一惊,教室里更安静了,静得只听见周围深沉的呼吸。

④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⑤矮胖老师足足又哑笑了两分钟。

⑥太神奇了,他该不是聋哑学校的老师吧?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

⑦矮胖老师依然不说一句话,但却渐渐收起了笑容,用黑板刷轻轻敲击着讲台上的课桌,待全班同学安静下来,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⑧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⑨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扬扬的表情。待全班42双黑眼睛惊讶得每一双都放大半公分后。他突然转过身去,面向黑板,挥手写下了排球大的三个字:王玉琳。

⑩ “这就是我的大名!”他说,声音出奇的洪亮。

⑪全班男女同学被他那金属般的声音镇住了,大气也不敢出,一个个睁大双眼,屏息静听。

⑫“上几届的同学。承蒙他们的特别关爱,私下里给本老师取了个绰号。”矮胖老师缓缓转过身去,挥手在黑板上优雅地又写了三个大字:王几何。

⑬真是太幽默了,全班男生、女生哄堂大笑。

⑭王老师却毫不理会满教室的笑声,继续用他那金属般的声音说:“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⑮老师在黑板上公布自己的绰号,并且希望大家以绰号相称,在那些做什么事都严肃认真、呆板教条的年代,这样的稀奇事,不是太离谱了么?但少年时代总是充满了叛逆,越离谱的事大家越喜欢,于是全班同学兴趣高涨。

⑯一个个洗耳恭听这矮胖幽默的绰号叫“王几何”的老师到底还要说些什么有趣的话。

⑰矮胖老师继续用黑板刷轻敲课桌,以镇住教室里的嘈杂声。“上几届有的同学说:王老师你画的那圆圈有啥了不起?我们也会画!”

⑱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⑲简直要让人笑破了肚子,几何课竟变成了图画课!

⑳如此喜剧的事大家岂肯放过?转眼间,只见男女同学轮番走上讲台。

可是,大家哪里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圆和画三角形?笑得双手发抖的同学们,一个个变得笨手笨脚,画的全是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

人人都笑得满脸泪水,喉咙发肿。 

几十年后。我依然可以对天发誓:这是我这辈子笑得最得意忘形、最舒畅、最厉害的一次。

几何老师在同学们快乐得泪流满面的大笑中结束了第一堂课。

王老师下课前的结束语是:“请注意,我并不是要大家死板地学我画圆、画三角形。我教了20多年中学几何,是一个一辈子热爱几何教学的教书匠,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奇怪的是,王老师说这番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

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

这堂课的喜剧效果让42个中学生一辈子铭记在心,让42个少年永远记住他们的中学时代:有一位业务水平极高、人人都盼望他上课的幽默风趣的老师,他的名字叫做王玉琳,绰号叫做王几何。

王玉琳是父亲马仁海的毛根儿朋友。

1.本文描写的是一节充满笑声的数学课,仔细阅读课文,说说文章围绕王老师写了哪些内容?

2.“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痛快”的理解。

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

(1)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扬扬的表情。

(2)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

4.综合全文看,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1.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分别概括出来。

2.联系前后文,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3.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最能诠释题目含义的一项是 ( )

A. 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

B. 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C. 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D. 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查看答案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涂:

(2)往事耳                 见:

(3)卿言多务,孰若孤?      孰若:

2.下列句子与“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中“为” 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

A. 即书诗四句,并自其名

B. 卒之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C. 古人以俭美德

D. 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下列对文章《孙权劝学》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5.本文虽短,但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说明语段主要采用哪一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并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

吕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