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航天员都吃啥 孙立华 1961年,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遨游太空的地球人...

航天员都吃啥

孙立华

1961年,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遨游太空的地球人。在此后的40多年里,先后有400多名航天员飞向太空,甚至登上了月球。航天员每天的工作十分繁重、紧张,体力和脑力消耗都很大。为了保证航天员在噪声、振动、辐射等影响下能集中注意力工作,在长期远离人群时能情绪稳定,在失重脱钙等情况下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力,航天食品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0世纪60年代

吃饭、喝水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在失重环境下的太空生活中,航天员的饮食却显得十分复杂且特别奇妙。在早期苏联和美国的航天飞行中,航天员采取“嘴对嘴”的进食方式,就是将经过特殊加工的液体或半固体的食品装在类似牙膏管的容器内,进食时通过一根导管将食品直接挤入口内。在60年代初,苏联和美国的航天员都是食用铝管包装的肉糜、果酱类膏糊状食物。到了1965年,航天员才可以选择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虾、鸡尾酒、土耳其布丁、奶油鸡汤等。

20世纪70年代

70年代航天食品的包装要求是:保证在失重情况下使用,重量轻体积小。一般有罐装(铝罐或双金属罐)、盒装(复水食品盒)和袋装(复水饮料袋、蒸煮袋、铝塑复合袋等)。由于载人航天器上食品冷藏设备和加热装置的飞速发展,航天食品的类型和品种已接近地面膳食。美国航天飞机上的航天员可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加热后的鲜汤等食品。“阿波罗”l0号以后的食品有了很大的改进,主要是改进了食品的包装和增加了食品的花样,食用方式也改为用勺子吃。美国航天飞机使用的复水盒采用硅橡胶隔膜来防止加水后漏水,使加水操作更为方便可靠。苏联使用的复水食品包装是软塑料袋,加工比较简单。美国航天飞机还使用复水软料袋,它的加水原理与复水食品盒相同。救生食品可采用软塑料内包装和硬塑料外包装。救生饮水可采用马口铁罐或塑料瓶包装。

20世纪80年代

进入80年代后,航天员吃的几乎和地球上一样丰富。已经达到了使航天员“满意的水平”。航天飞机中安装了更为先进的“太空厨房”,航天员在飞行中按照菜单进餐,菜单上的食品保证一周内不重样。此外,每天还有点心和零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航天员设计了74种不同的食物和20种饮料,确保了太空食品的多样性。在失重环境中,由于体液上涌,鼻腔充血,导致味觉神经钝化,唾液分泌发生变化。如何促进航天员的食欲就成了研究人员热衷讨论的问题。美籍华人王赣骏太空飞行时,为了使他有好胃口,他太太特意做了他平时爱吃的炒羊肉——“王太太炒羊肉”。为了能让航天员在太空也吃上水果,航天食品的研究员们特制了“冻干水果”,在水分脱掉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水果的风味,种类包括菠萝、水蜜桃、哈密瓜、草莓等等,四季水果都有。

21世纪

2006年,研究人员针对太空食品首次提出了环保和绿色概念。太空食品不仅可以在太空中加工制作,甚至一些绿色蔬菜也可以在太空船的“厨房”里进行培育生长和加工。一些著名的酒店和厨师,可以将自己的拿手菜和招牌菜送到太空,航天员可以在太空船上摆宴会。现在的航天食物和太空进食方式与地面上差不多,只不过由于失重,航天员可以只用嘴去吃浮在空中的东西,双手去干别的。而且为了防止食物产生碎屑,食物都略带粘性,可以粘在盘子中。目前,美、俄各国正在加紧研究食品的生物再生技术。美国国家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为航天飞机研制了一种“色拉机”,它可为航天员提供莴苣、黄瓜、胡萝卜等新鲜色拉蔬菜。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A. “航天食品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一句中的“举足轻重”意思是航天食品在航天事业中处于重要地位。

B.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航天员在太空的进食方式由“嘴对嘴”到用勺子吃再到与地面差不多的过程。

C. 在失重环境中,由于体液上涌,鼻腔充血,导致味觉神经损坏,影响味觉,使食物难以下咽。

D. 划线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航天员设计了74种不同的食物和20种饮料,确保了太空食品的多样性”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了太空食品多样性的特征。

2.结合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上世纪60年代初,航天员食用的食品种类较少,主要食用铝管包装的肉糜、果酱类膏糊状食物。

B. 上世纪70年代,航天食品的类型和品种已接近地面膳食。航天员甚至可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加热后的鲜汤等食品。

C. 上世纪80年代,航天食品几乎和地面一样的丰富,航天飞机上安装了先进的“太空厨房”,能为航天员提供种类多样的食品。

D.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克服了太空失重的情况,航天员进食非常方便,并且,所有的绿色蔬菜都可以在太空船的“厨房”里进行培育生长和加工。

3.随着我国“神舟”系列飞船探索太空的深入,我国科学家掀起了研制、开发太空食品的高潮,假如你是一位太空食品研究师,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会为我国的航天员研制出怎样的太空食品?并说明你研制时考虑的因素(两点即可)。

太空食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虑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D 3.示例:太空食品:美味太空饺子;考虑因素:(1)太空失重的环境,饺子带有粘性。(2)中国人的膳食特点,喜欢吃饺子,有胃口。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C项不正确,在失重环境中,由于体液上涌,鼻腔充血,导致味觉神经钝化,唾液分泌发生变化。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D项理解分析错误,一些绿色蔬菜也可以在太空船的“厨房”里进行培育生长和加工,并不是所有的绿色蔬菜。 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研制太空食品要考虑营养,也要考虑太空环境的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则第二板已具/百废

B. 字素无备者/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C. 木为之者/醒能述文者

D. 其印为予群所得/隶而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断句。

不 若 燔 土 用 讫 再 火 令 药 熔 以 手 拂 之 其 印 自 落

3.活版印刷中为什么用胶泥做字模?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

 

查看答案

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清明节对于承载了人们太多情感与幽思,由此成为一个永不间断的文化话题。

B. 老百姓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C.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无限生活的向往。

D. 春节,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人们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马克·吐温十三岁时,在《汉尼巴尔周报》上为一首押韵诗写了注脚,因其内容言简意赅、措辞辛辣,从此人们对他刮目相看

B. 李石清在潘月亭的眼里,是个微不足道的走卒,所以,尽管他以欺压黄省三来效忠主子,但他仍然没逃过被无情解雇的厄运。

C. “5·12”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成千上万的人专程到再次开放的北川老县城遗址,祭奠遇难的亲人,那场景真令人触目伤怀

D. 妈妈是个典型的“体育盲”,为了让她看懂篮球比赛,作为超级球迷的儿子,一遍又一遍不胜其烦地给她耐心讲解比赛规则。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去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zōng jì_______

(2)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 mò________

(3)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 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tiānyīwúfèng_____

(4)这样看来,花香鸟语,cǎo zhǎng yīng fēi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