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不仅可以传递美好的真情,还可以传...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不仅可以传递美好的真情,还可以传递生活的哲理。在你的生活中,又有哪些自然之物,触动过你的情怀,或是让你明白生活的哲理呢?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定。要求自拟题目,自我立意,不得套作、仿作、更不得抄袭,如出现人名,请用事物名词或人物称谓代替,如海洋、白云、老师等。

 

范文: 沿途的风景 趁着春日里大好的时光,我们踏上了赏花的旅程。我们的目的地是昌平的某个知名花卉公园,据说有上百种琳琅满目的花朵,其中不乏从荷兰进口的郁金香,从法国进口的蓝玫瑰等等。于是,我怀着异常兴奋的心情出了家门。 但是,在这三个小时的车程中,所有好心情似乎都被消磨得差不多了。交通继续堵塞着,就在我几乎忍无可忍的时候,我看到妈妈边听音乐边向窗外看着。我不禁问她:“妈妈,有什么可看的呢?”妈妈笑着给我指着路边一棵棵的海棠树和梨树:“你看,那些海棠花,满满的挂了一树,摇曳生姿,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还有那边的梨树也开花了呢。”我看过去,确实啊,盛开的海棠花朵,在春风中愈发地摇曳了。还有微笑着的可爱的梨花,都好似一个个精灵一般呢。 于是,我发现旅途不再无聊,堵塞的交通也不再使我觉得无法忍受了。看着这些只属于春天的生灵,我的心也愈发地平静,渐渐地似乎还多了些兴奋与不舍,希望这路再长些,这样就能欣赏到更多优美的风景了。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当我们最初的兴奋被时间消磨殆尽后,路途开始变得乏味了。而这时,你又无法回头了,只能坚持着走下去,既然如此,何不欣赏沿途那些动人的风景呢?这旅途是无法重复的,这风景错过了便再也没有了。 当我们到达公园后,我看到那些各式的人工精心栽培的名贵花朵,却觉得似乎还没有路边的海棠花、梨花美丽动人。这也许就如同成功一样,当你获得成功时,你会发现其实最美的竟是成功道路上那些沿途的风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要审清材料内容,准确把握材料主旨。从所给材料可以看出这个作文应该以“自然界之物”为主要内容。从材料中的“有哪些自然之物,触动过你的情怀,或是让你明白生活的哲理呢?”可知本篇作文应该运用融情于景或托物言志的手法,重点突出与自然之物相关的美好情感或者生活哲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简要分析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诗人抒发的情感。

 

查看答案

(2017年中考湖北省咸宁卷)阅读《柳宗元传》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如何与母行(一同,一起)

B. 西南域(阻断,与世隔绝)

C. 总园所亲曰(告诉,对……说)

D. 时人之(正义)

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自康乐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B. 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京师        受任败军之际(《出师表》)

C. 出私钱赎之                     入见(《曹刿论战》)

D. 裴度亦奏事                    此之谓乎?(《虽有佳肴》)

3.下面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禹锡终易连州”是说刘禹锡最终和柳宗元交换去连州上任了。

B. 柳宗元为官,能为民办实事,比如革除地方陋习。

C. “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说明柳宗元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

D. 本文短短两百字,却清楚的写出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方面的优秀品质,给以深刻的教益.

4.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 吾与刘禹锡执友,何忍捡起若是?

②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老人与海(节选)

(美)欧内斯特·海明威/著 黄源深/译

①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它是从深水里游上来的,因为黑云状的鱼血沉积下来,散布在一英里深的海里。鲨鱼上来得那么快,毫无预兆地划破蓝色的海水,出现在太阳底下。随后,它又回到水里,捕捉到血腥味,开始顺着小船和鱼的航道游来。

②有时候,鲨鱼会找不到气味,但又会重新捕捉到它,也许不过是蛛丝马迹,鲨鱼却会游得很快,紧追上去。这是一条很大的灰鲭鲨,生来游得跟海里最快的鱼一样快。除了鱼嘴,浑身都很漂亮。它的背像箭鱼的背那么蓝,肚皮为银色,鱼皮光滑漂亮。它的体态像箭鱼,就是那张大嘴不一样。这时它嘴巴紧闭,贴着水面游得很快,高高的背鳍刀子一般在水里穿行,毫不抖动。在紧闭的双唇里,八排牙齿向内倾斜。这不是大多数鲨鱼常见的金字塔形牙齿,样子倒像卷成爪子模样的人的手指。它的牙齿跟老人的手指差不多长,两侧有着像剃刀般锋利的刀口。这种鱼生来就是捕食海里所有鱼的,速度那么快,体格那么强壮,又是全副武装,所以没有其他敌人。现在,它闻到了新鲜的血腥味,便开始加速,蓝色的背鳍划破了海水。

③老人看着鲨鱼过来,知道它天不怕地不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鲨鱼靠近,一面准备好鱼叉,把绳子系紧了。可是绳子太短,缺了一截,就是割下来捆鱼的那一截。

老人脑子清醒好使,决心很大,却不抱什么希望。好景不长,他想。瞧着鲨鱼逼近,他看了看那条大鱼。也许这只是一场梦,他想。我不可能阻止它攻击我,但也许我能逮住它。登土鲨(原文为西班牙语,此处为音译,用于称呼灰鲭鲨),他想。叫你妈倒霉。

⑤鲨鱼快速靠近船尾,在袭击大鱼的时候,老人见它张开大嘴,眼睛怪怪的,牙齿咔嚓一声插进鱼尾上方的鱼肉。鲨鱼的头钻出水面,背也露了出来,老人听见鲨鱼撕开大鱼皮肉的声音,他把鱼叉猛地往下刺向鲨鱼头部,插进两眼之间那条线与从鼻子笔直往后的那条线的交点上。其实那些线是不存在的。只有厚重尖利的蓝色脑袋,巨大的眼睛,咔嚓作响、吞噬一切的攻击性的嘴巴。不过那是鱼脑所在,老人刺中了这个地方。他用血汁模糊的双手使出全身力气,把鱼叉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他刺的时候不抱希望,却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⑥鲨鱼翻过身来,老人看见它的眼睛已没有了生气。随后鲨鱼又翻了个身,身上裹了两圈绳索。老人知道鲨鱼已经死了,但它不愿接受死亡。接着,鲨鱼肚皮朝天,甩动着尾巴,咯咯地咬着嘴巴,像一艘快艇似的破浪前进。尾巴击水的地方泛起了白色的水花,绳索绷紧了,颤抖着,最后断掉了。这时,鲨鱼四分之三的身体完全露出水面,在那儿静静地躺了一会儿,老人瞧着它。随后,鲨鱼慢慢地下沉了。

⑦“它叼走了近四十磅肉。”老人大声说。还带走了我的鱼叉和全部的绳索,他想。现在我的大鱼又在淌血了,而且还会有其他鲨鱼来袭的。

⑧大鱼被咬得不成样子,他不想再去看它了。鱼受到袭击时,仿佛他自己受到了袭击。

⑨不过,攻击我那条鱼的鲨鱼被我给宰了,他想。我见到过的登土鲨就数它最大。天主知道,我是见过大鲨鱼的。

⑩好景不长,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根本没有钓到过这条鱼,希望独个儿在床上躺在报纸上。

⑪“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不过我还是很难过,我竟宰了这条鱼,他想。

海明威创作漫谈

海明威是20世纪一位著名的小说家,他常常与写作爱好者谈创作。下面是他与年轻朋友的部分谈话内容。

问:你说好的创作与坏的创作有区别,是什么意思?

海明威:好的创作是真正的创作。如果某人创造一篇故事,忠实于他所了解的生活的知识,而且写得有意思,那么,他创造的东西会是真实的。《老人与海》讲的就是我的朋友老渔民富恩特斯的故事。如果作者不知道人们怎么思想、怎么行动,他运气好也许会解救他于一时,或者他可以幻想。但如果老是写他不了解的东西,他会发现自己在说假话。他说了几次假话之后,无法再诚实地写作了。

问:同样是真实,创作同报道有什么区别呢?

海明威:报道的东西虽然及时,但叙述没有味道,过时了,就忘记了。创作不是描述,还要想象,真实到什么程度,要看你的创作能力。

问:你说《老人与海》描写了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如果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是什么意思?

海明威:一部好的作品,就像一座冰山,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

问:有人说你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有力。请问有何秘诀?

海明威:有时我饿着写,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有时我站着写,而且只用一只脚踮着地;有时我在寒冬故意只穿一件单衣,我边写边冻得瑟瑟发抖。这些非常不愉快的感觉使我不得不尽量少写些多余的话!

问:作家应该怎么训练自己?

海明威:你看今天发生的事。如果我们见了一条鱼,你要看准了,看每个人是如何反应的。你如果在鱼跳的时候兴奋起来,你就回想一下,使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具体动作是什么。是钓丝从水面上升起来,是它像琴弦似的绷紧,水开始滴下来,还是它跳的时候猛撞泼水的动作。回忆一下声响,说了些什么话。找到产生感情的东西,找到使你激动的行动。然后写下来,要写清楚,叫读者也看得见,能产生与你同样的感觉。

海明威:然后你换一换,钻到别人的脑袋里去。如果我冲着你大叫,你就尽量揣摩我在想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如果卡格斯骂胡安,你就想一下他们双方的情况。不要光想谁是对的。对于一个人来说,事情总有该如此和不该如此两个方面。作为一个人,你知道谁是谁非。你得下一个判断,付之实行。作为一个作家,你不应当不判断。你应当明白这一点。

海明威:现在听着。别人说话的时候,你要听全。别想你自己要说什么。多数人从来不听人家说话。他们也不观察。你进了一间屋子,出来的时候应当明了你在屋子里见到的一切东西,而且不能满足于这一点。如果那间屋子使你产生某种感觉,你应当弄清楚,是什么东西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试一试,锻炼锻炼。你到城里去,站在戏院门口,从计程车或者从汽车里出来的人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练习的方法有一千种。不过,你老得想着别人。

1.海明威说,《老人与海》描写了“真正的鲨鱼”,它与“老人”“大海”等“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阅读《老人与海》(节选),完成下列题目。

(1)选文从游速很快、            、性情贪婪等方面写出这条灰鲭鲨是“真正的鲨鱼”。

(2)选文中的“鲨鱼”代表了什么?文中关于鲨鱼的描写对刻画老人形象有什么作用?

2.海明威的作品语言富有特色。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下面是《老人与海》(节选)第①段前两句的不同译文,哪种译文更符合海明威作品的语言风格?请结合上述材料说说理由。

译文1: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它是从深水里游上来的,因为黑云状的鱼血沉积下来,散布在一英里深的海里。

译文2:这条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那一大片暗红的血朝一英里深的海里下沉并扩散的时候,它从水底深处上来了。

(2)《老人与海》(节选)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其表达效果也不同。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①老人脑子清醒好使,决心很大,却不抱什么希望。

②他刺的时候不抱希望,却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3.从《老人与海》(节选)第⑧段“大鱼被咬得不成样子,他不想再去看它了”这句话中,你读出了老人怎样的心理?并以此为例,谈谈你对《海明威创作漫谈》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老人与海》的结尾,老人拖着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回来,他觉得自己被打垮了。你认为老人是否被打垮了?请联系你对这部小说的阅读体验进行阐述。

5.下列对以上两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老人与海》(节选)叙述了这样的故事:在老人捕到大鱼后,大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的袭击,老人与鲨鱼进行搏斗,并杀死了它。

B. 《老人与海》是自传体小说,节选部分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以期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C. 海明威主张创作既要忠实于他所了解的生活的知识,又要有合理的想象。《老人与海》(节选)体现了这一创作主张。

D. 海明威认为,写作训练中,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听别人说话时既要听全别人的话,也要想自己要说什么。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类似“脑残”“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

(摘自《文汇报》)

(材料三)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摘自《文汇报》)

(1)根据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

(2)“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根据材料,指出这种表达的缺陷。

(3)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甲)保尔双手抱头,陷入沉思之中。他的一生,从童年时代一直到现在,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闪过。他这二十四年生活得怎么样?好呢,还是不好?他一年又一年地回顾,像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检查自己的一生。结果他十分满意,他这辈子过得挺不错。当然,由于愚蠢,由于年轻,更多的是由于无知,也犯了不少错误。但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火热的斗争年代,他没有睡大觉,在夺取政权的残酷搏斗中找到了自己的岗位,而且在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

(乙)玄奘亦回洪福寺里。那本寺多僧与几个徒弟,早闻取经之事,都来相见。因问:“发誓愿上西天,实否?”玄奘道:“是实。”他徒弟道:“师父呵,尝闻人言,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玄奘道:“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

(1)甲段选自苏联小说《      》;乙段选自中国小说《西游记》,作者     

(2)在这两部国度不同、风格迥异的小说中,保尔与唐僧在某些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似,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请你对此简要发表看法。

(3)甲段中保尔认为“这辈子过得挺不错”。实际上,当你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他的一生与唐僧西天取经一样充满了坎坷与磨难。请写出他们各自遭受的一次磨难,要求语言简洁顺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