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下列有关《朝花夕拾》部分篇目的主要内容...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下列有关《朝花夕拾》部分篇目的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    《琐记》忆述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

B.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C.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D.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2)在《皇帝的新装》中,愚蠢的皇帝被_____(人物)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_______》写的是一只在鸭群中破壳的小天鹅,因相貌怪异而被鸭群鄙弃,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长成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

 

(1)D (2)两个骗子 丑小鸭 【解析】试题分析:(1)D项“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表述有误。正确的是:《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2)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有关的文学常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乡恋是什么?是艾青的执着——即使变成一只鸟,即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也要用嘶yǎ的喉咙歌唱;是余光中的忧愁——似一枚小小的邮票,像一方矮矮的坟墓,如一湾浅浅的海浃,还是一曲永远歌咏不尽的乐章!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腐烂_____    嘶yǎ_____    乐章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文中“执着”的“执”的意思是______;“歌咏不尽”中,“尽”的意思是______

(4)文中运用了拟人、排比、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故园的眷念之情。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②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④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_________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⑧李煜在《相见欢》中将情与景妙合,摹画出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愁的图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鲜花感激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激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激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激您明眸的凝视,因为它像一股暖流,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

请以“那一股暖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1)要求书写工整规范,字数:600字以上。

(2)诗歌戏剧除外,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

 

查看答案

阅读《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完成下面题目。

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

(1)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

(2)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3)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

(4)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谕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得到处

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5)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目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

(6)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嘁:“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

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

(7)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节警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例了,高烧40℃。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久。

(8)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

(9)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

(10)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

(11)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国子、庄稼地;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阳,茅草房,虽然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但墙壁上还是会结霜,四处透风。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展病这般严重!

(12)雪花落在村庄,落在四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

(13)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子变得轻快,更魂得到了洗涤。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

(14)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电话嘀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儿衣服一母亲的老寒展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我诺诺地应着,却透过那场激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

(15)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般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7年第2期,有畑改)

1.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⑴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⑵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元站了多久。(这句话表现了“我此时怎样的心理?)

3.有人说第(11)段不可或缺,也有人说纯属多余,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

4.文中的“雪”意重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1.将甲文中横线上所填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

⑴不不枝_____________

⑵陶后有闻____________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________

⑷此皆言其可者也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