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1.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2.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这首诗是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从“采莲”的活动可以看出她们勤劳和活泼;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衬托出她们容颜的美丽。 2.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诗文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来作答。本题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运用的是比喻。同时“芙蓉向脸两边开”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采用的是衬托的写法,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是荷花的精灵。这样的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既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又衬出采莲姑娘的美。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空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欲开还闭。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用对偶手法赞美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一风荷举

(5)古代诗词中写莲的句子还有很多,试写出连续两句(课外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所以,那些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在受挫时,是绝不会消沉的。

②人生之旅是曲线的,人类的历史也是曲折的。

③因为,他们总会透过暂时的风雨,探测到未来的阳光。

④一切的挫折、低谷,只是前进道路上的小插曲而己。

⑤但曲折,并非人生前途的黯淡和历史潮流的倒退——人生之途虽然曲折,但前程似锦:人类历史虽然曲折,但时代总是在曲折中前进。

A. ④②⑤①③    B. ②③⑤④①    C. ②⑤④①③    D. ④③⑤②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并讨论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B.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 为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D.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使克隆人的一些理由本身可以成立,(例如解决不育、防止显性遗传病)一旦迈出克隆人的第一步,后面就很难阻挡。

B. 他可以做学问起步,从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专业知识,走进了包容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

C. “你别激我,激也没有用,”钱老说:“他们说我架子大,我就架子大。”

D. 克隆人与他或她的供体人是什么关系?是亲子关系呢,还是兄弟姐妹关系?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____;知音,是为寂寞____。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____,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____,敢畅言所见。

A.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B.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C.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D.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