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用正楷字体书写下面文字。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请用正楷字体书写下面文字。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做到正确、工整、美观即可。注意书写时将字写在田字格中间,大小要合适。注意“浮、缘”这两个字的结构,不能在方格中把这两个字写得太长,要做到字体方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⑥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乐府民歌《木兰诗》)

⑧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屈原《离骚》)

⑨……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______(填人名)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退不到五步,只听得“轰”的一声,倒在地上顿时死了。以上选段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______的情感。

2.请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大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度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往事耳(了解)    B. 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C. 刮目相待(更加)    D. 累寸不已,成丈匹(才)

2.乙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段中,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 甲、乙两个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 甲文段中,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中,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何异断斯织乎?

5.从甲文段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并说说吕蒙的变化给你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

B. “镶嵌”本义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此处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老王瘦弱无力、僵硬的毫无生气的病态。

C. 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

D. “我”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2.“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当时过度悲伤,加上岁数大了,所以数不完。

B. 时间久了,想起这件事真的记不起来了。

C. 这些鸡蛋凝聚着老王对“我”一家的真诚谢意,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的数不完。

D. “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作者经常受到别人的物品,记混了。

3.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像老王那样的人,你觉得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尊重他们,虽然他们很贫穷,但他们很善良。

B. 理解小人物的难处,用一颗关爱的心去温暖他们。

C. 小人物自有可恨之处,过分关注只会让自己操更多的心。

D.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们要理解他们的难处,多一点人道主义精神。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敬称是表示尊敬的称呼,我国古代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驾、陛下等。

D. 金柝是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