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做小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做小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卿今者才略

(3)肃意尚

(4)说肃曰

2.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    B. 孰若孤

C. 君受重任    D. 肃于是越席就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4.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

5.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两文的异同点。

 

1.当道,当权 如今、现在 轻视 有人 2.D 3.(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我不知道你的才干和谋略竟然到了如此的程度 4.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 5.相同点:都写学习的重要性、吕蒙的变化和鲁肃的赞叹之意。 不同点:甲文主要是语言描写,而乙文既有语言描写,又有人物的动作及心理描写; 甲文突出的是吕蒙的变化,而乙文还表现出鲁肃对吕蒙的态度由轻视到叹服的变化。 【解析】甲文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 乙文选自:《三国志》 作者:陈寿 年代:西晋 甲文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文译文: 鲁肃临时代理周瑜的事务时,邓当去陆口路过吕蒙屯兵的地方。当时鲁肃还是轻视吕蒙的,传闻鲁肃曾对邓当说:“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增长,不能拿以前的眼光看待他了,您应该重视这个事情。”鲁肃随即去拜访吕蒙。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您担负重任以抵御关羽方面军,打算用什么方法应付突然发生的袭击?”鲁肃轻慢地说:“临时想办法就行。”吕蒙说:“现在东吴和西蜀是暂时联盟,关羽毕竟对我们有威胁,怎能不提早做好应对的打算呢?”于是就这个问题,为鲁肃想了五中应对的方法。鲁肃又佩服又感激,从饭桌上跨过去,做在吕蒙旁边,手抚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吕蒙,我不知道你的才能策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并和吕蒙结为朋友告别而去。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当涂:当道,当权。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人称代词的记忆与理解能力,要注意平时的积累。D项没有人称代词,其他各项的人称代词分别为:A:卿:你,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B:孤:古代帝王的自称。C:君:您,对对方的尊称。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涉猎:粗略地阅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的生活。

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即颂黄河,题目点明诗歌的赞颂对象和内容,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是宣扬革命精神的音乐史。

B.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D. 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温馨是一种境界。它是粗茶淡饭中的欢笑,是生活清贫中的【甲】(坦然  坦诚),是困苦中的容,是艰难中的【乙】(和睦  和蔼),是面对一切不幸,却拥有理解和欢悦,是平平淡淡中的体贴和相守……它是渗入静mì(    )树林中的阳光,射出丝丝光束,织出宜人景致:妻子xián(   )熟地操持家务;奶奶笑吟地牵着孙子去玩;一次深情的注视,一声“天寒了,多加一件衣服”的叮嘱,一句“你是否依然爱我”的追问……透过这些惬意的温情,使我们分外陶醉。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静mì________               ②xián________

_________容                ④笑吟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

【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3)画线句子是个病句,请写出正确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查看答案

①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②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按着一百块钱说了。不能再等: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作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死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誓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④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1.根据原文,说说祥子前后性格特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第③段画线句中,“几乎要哭出来”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复杂心情?

3.祥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三起三落后,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请结合整部作品,具体说说祥子经历的三起三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