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老师 贾平凹 ①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老师

贾平凹

①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他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我的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娇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②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它的美好了,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③晚上看电视,七点钟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了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市,不敢挤人,惟恐人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最多只写“转毁为缘,默雷上谤”自慰,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孙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④我在他家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你瞧,他写的这幅联,‘×××××××,××××××春’,多好!”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慎句酌字,不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⑤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去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架!”现在的人很烦,似乎吃了炸药,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个流血事件,但街头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刀子,怕去制服强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来了脱离不了干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一走了之,事后连个证明也不肯做。孙涵泊安危度外,大义凛然,有徐洪刚的英雄精神,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⑥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琢磨,或许他这样正是要我明白“口锐者天钝之,目空者鬼障之”的道理。我是诚心诚意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选自《语文同步阅读1+X读本<八年级下册>》,有删节)

1.对一个三岁半的孩子,作者却多次说“他真该做我的老师”,这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画线文字运用什么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⑥段中,作者说“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用直线画出表现他“卑劣”和“羞耻”的句子。又说“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用曲线画出与它照应的句子。

4.请从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简要分析“我的老师”这个人物形象。

 

1.相对心灵被污染的世俗成人世界,纯真可爱的儿童的确有许多宝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大人学习,反复强调起到了强化主题的作用。 2.运用细节描写,表明他对大人摘花行为的不理解和强烈不满,突出了他的爱心。 3.表现他“卑劣”的句子第②段:对于美好的东西……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表现他“羞耻”的句子第⑤段:我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照应的句子:第①段: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4.外部特征:少言语,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内在品质:良善,慈悲;无所畏惧;不奉承恭维;大义凛然。(或:善良,富有爱心,坦诚,勇敢。) 【解析】 1.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反复出现“他真该做我的老师”是强调:相对心灵被污染的世俗成人世界,纯真可爱的儿童的确有许多宝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大人学习,反复强调起到了强化主题的作用。 2.本题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画线句子运用细节描写,表明他对大人摘花行为的不理解和强烈不满,突出了他的爱心。 3.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注意根据句子的意思和文章内容的前后照应来选择正确的句子,用合适的符号来进行标识。 4.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外部特征:他长得挺平常没有一点的突出,少言语,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内在品质:他很可爱;他很聪明;他一点也不虚伪,坦坦然然;善良、富有爱心、坦诚、勇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子。

2.选段写了哪些景色?

3.说说①②③段“我”的心理变化。

4.第④段“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与上文哪一句照应?“先前望见的”到底是什么?

5.有读者认为,第④段“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的残破景象与第②段的优美景象不协调。为什么作者要写出来呢?

 

查看答案

八年级某班组织“低碳生活 快乐你我”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下列古诗文所描写的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的一项是(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B.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D.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杜牧《阿房宫赋》)

(2)从下表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

“是否关注低碳生活”调查表(共100人)

是否关注低碳生活

人数

比例

肯定关注

33

33%

一定程度上关注

50

50%

不太关注

7

7%

不关注

10

10%

 

(3)陶源同学在学校食堂吃午饭,总喜欢用一次性筷子,吃完就扔。今天,值班同学叫他捡起来扔进垃圾箱,他骄横地说:“我的筷子我做主,你管得着吗?”你如果刚好在场,将如何巧妙应对?

 

查看答案

(题文)根据名著《傅雷家书》回答问题。

(1)傅雷现身说法,从哪些方面教导儿子的?列举两个即可。

(2)傅雷从哪些方面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列举两个即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诗后题目。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什么作用?

2.概括这一节的内容。

 

查看答案

古今诗文默写填空。

(1)青青子佩,___________。(《子衿》)

(2)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3)___________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____________,再回延安看母亲。(贺敬之《回延安》)

(6)习近平谈中拉关系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和拉美虽然相距遥远,但中拉友好源远流长。”(在横线上填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