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谢吾师 舒乙 一生中教过我的老师上百位,但有一位,他并不会...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谢吾师 

舒乙

一生中教过我的老师上百位,但有一位,他并不会说话,他是长在树上的小树叶,却使我难忘,我尊他为我的老师。

他曾伴我走过最艰难的日子,给我安慰,给我勇气。直到今天,一闭眼,他便回到我的眼前,真的。他仍在树梢上迎着寒风飞舞,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我住的“牛棚”是两间大教室,外间住着看守我的人,总有五六位之多,里间就我一个。住进来之后,他们便向我宣布了纪律:不准回家,不准自由走动,完全隔离,写信要经过审查,去食堂吃饭时不得和任何人说话。每日三餐是放风时间,我在前面走,后面五六个人跟着,浩浩荡荡,面孔非常严肃。

审查并不是天天进行,甚至根本就没有几次像样子的审问。隔离本身仿佛才是目的。

越是没有变着花样的折腾,日子越是难以打发,孤独就成了最难受的事。孤独窒息了我,几乎把我掐死。

窗外有一棵大树,是加拿大杨树,长得很茁壮,树冠蹿得比楼顶还高。我住进去的时候,是夏天。满树的绿叶油亮油亮的,迎着微风舞动,因为叶柄长,摆动幅度很大,显得非常活泼。

我常常呆坐在窗前,瞧这棵大树,看树叶翻腾飞舞。树叶们成了我唯一的朋友,不说话的而充满了生机的朋友。我一看就是一天。

迎来了秋天,又送走了夏天。西伯利亚寒流既冻坏了绝大部分树叶,又刮走了大部分树叶,大树上差不多只剩下光光的枝干。这一切都发生在我眼前,连叶柄在狂风中由树枝上脱离的一刹那我都看得很清楚。朋友们随风而去,我感到凄凉,冷冷的,虽然窗户的亮度增加了,大树的枝干也清晰了,但一切都显得那么大而无当,单调枯燥和万分失落。

最后,全树只剩下一枚大叶子始终没有被风卷走,特别神奇。大风时,他大幅度摇摆,拼命飞舞,经受了惊心动魄的撕扯,却坚持在那里。于是。每天醒来,我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这枚孤军奋战的叶子还在不在树上。

他在树上足足比别的树叶多呆了十天,多么艰难的十天,多么难忘的十天,多么伟大的十天。

在这十天里,我每天都在观察他,为他揪心,为他害怕,为他担忧,同时也为他骄傲,打心眼儿里敬佩他,把他当作最贴心的知己。他的状态有点儿和我相似,但他的处境比我更加险恶,比我更加孤单,他却像一面小旗,高高飘扬,挺得住,站得稳,生得牢,成为我无言的榜样,伴我走出困境。

我坐在封闭的禁室内,面对一枚小小的树叶,受着一堂生命的课。树叶是我的老师,我是树叶的学生。随着树叶的每一次翻飞,我思绪渐入正轨,完全镇定下来,像一只蜕壳的蝉,体验到一种心灵的新生。

我终于能把逆境当成一种锻炼自己身心的机会;我终于能把度日如年的日子尽我所能安排得满是节目,宛如给自己开办一所单人补习学校;我终于能修得一付心安理得、遇事不惊、吃得下睡得着的坦然心态;我终于能把只说真话不讲假话的原则坚持到底;我终于能把宽厚待人、善待他人,包括善待那些反对过自己的人当作自己的处世信条;我终于发现自己变得更爱我的长辈、妻子、孩子、朋友,变得更加热爱这个多事的世界。

所有这些变化只因我接受了那枚不会说话的挺立到最后的小树叶的启示。

多年以后,我又回到那棵大树的所在地,可惜,大树已被伐掉。

那枚孤单而可敬的叶子永远活在我的心里,我一闭眼,它便来到我的眼前,真真的,在狂风中上下翻腾,一点儿也不服输。

可爱的小树叶,我的老师,我谢谢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③ 一

2.作者为什么要“谢吾师”——感谢一片树叶?请简要概括。

3.作者赞美了小树叶的什么精神?

4.请找出文中最能表现小树叶精神的一个拟人句和一个比喻句。

5.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小树叶的什么思想感情?

 

1.① zhì② qì③ chà④ chǔ 2.因为在逆境中,它给“我”以鼓舞。 3.顽强、坚韧、乐观。 4.拟人句:大风时,他大幅度摇摆,拼命飞舞,经受了惊心动魄的撕扯,却坚持在那里。 比喻句:他却像一面小旗,高高飘扬。 5.崇敬、热爱、感谢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需要在熟悉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作答,要注意区分多音字的读音。“刹”应该读chà,不要误读作shà。“处”是一个多音字,“处世”的意思是“待人接物,应付世情”,在这里应该读三声。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理解和分析”此类题的方法步骤是: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从“他的处境比我更加险恶,比我更加孤单,他却像一面小旗,高高飘扬,挺得住,站得稳,生得牢,成为我无言的榜样,伴我走出困境”可知这片树叶的精神鼓舞了“我”。 3.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大风时,他大幅度摇摆,拼命飞舞,经受了惊心动魄的撕扯,却坚持在那里”可知树叶的顽强;从“像一面小旗,高高飘扬”可知树叶的乐观;从“挺得住,站得稳,生得牢”可知树叶的坚韧。 4.此题考查学生修辞手法的掌握和语言的赏析能力。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如“大幅度摇摆,拼命飞舞”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如“他却像一面小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5.此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这篇文章通过叙述小树叶的精神鼓舞了“我”,使“我”改变了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表达了对小树叶的感激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②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③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④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⑤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⑥“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⑦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⑧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2.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3.揣摩下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⑴“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⑵“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①在一片反对旅游景区门票涨价声中,门票率先涨价的景区遭遇了人们预想中的尴尬:游客“用脚投票”“到此不游”,结果是门票涨价,收益减少。

②相反,贵州等明确表示不“跟风”涨价的省区,游客大增。据贵州省统计,“五一黄金周”期间全省共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0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近40%。仅前四天,贵阳火车站每天就至少迎来80个旅游团,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形成了贵州旅游的“井喷”现象。

(1)用简明的话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用脚投票:

 

查看答案

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请你试着给“驿路梨花处处开”对个下联?

上联:驿路梨花处处开

下联: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无私奉献受到人们的称赞,市场意识也正在增强。假如哈尼小姑娘在这里开起了旅店,勤劳致富,你怎么看?

 

查看答案

作者说:我“是怀着抒发自己对一代新人的崇敬心情来写作的”。看下列句子中,倾注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①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②一弯新月升起来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③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④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