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18届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8届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B.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C.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D. 散文诗《海燕》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代表作是著名长篇小说《母亲》以及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A项有误,《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是编年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zhēn酌_________       ②安xiáng _________      ③受益fěi浅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8届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荷叶罗裙一色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采莲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④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塞下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⑥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花喻雪,新奇传神,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查看答案

按要求完成作文

“良言”好话,有益的话。比如师生间交心的话,家人间关切的话,朋友间规劝的话,陌生人宽容的话,书本上警策的话……好话还得好好说;长话可以短说,直白的话可以含蓄地说,严肃的话可以轻松的说……说好话,好好说话,都会让人如沐春风。

以“良言如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课内阅读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选自《饮冰室全集》)

1.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2.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⑴“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__ 。(10字以内)

⑵“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 。(10字以内)

3.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4.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课文《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作者是现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

B. 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C. 《少年中国说》这篇散文是梁启超写的。

D. 《谈语言》是作者接受《新闻与成才》杂志记者采访时的谈话记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