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18届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

(18届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荷叶罗裙一色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采莲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④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塞下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⑥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花喻雪,新奇传神,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①海日生残夜 ②芙蓉向脸两边开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 ④宵眠抱玉鞍 ⑤羌笛何须怨杨柳 ⑥甲光向日金鳞开 ⑦忽如一夜春风来 8)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芙蓉”“苟”“宵”“羌”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完成作文

“良言”好话,有益的话。比如师生间交心的话,家人间关切的话,朋友间规劝的话,陌生人宽容的话,书本上警策的话……好话还得好好说;长话可以短说,直白的话可以含蓄地说,严肃的话可以轻松的说……说好话,好好说话,都会让人如沐春风。

以“良言如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课内阅读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选自《饮冰室全集》)

1.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2.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⑴“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__ 。(10字以内)

⑵“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 。(10字以内)

3.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4.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课文《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作者是现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

B. 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C. 《少年中国说》这篇散文是梁启超写的。

D. 《谈语言》是作者接受《新闻与成才》杂志记者采访时的谈话记录。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__________

①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 ②当然要观察。 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④怎样才能接近实际? ⑤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①④②⑤

C. ③①②④⑤

D. ①③②④⑤

 

查看答案

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A. 修改:外层空间无法接受到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

B. 修改:使外层空间无法接受到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

C. 修改: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

D. 修改:使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