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①,有溪焉,东流入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改动)

【注释】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家:安家。③龂龂(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④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余以愚/触罪

B. 谪/潇水上

C. 而适/类于余

D. 故更之/为愚溪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2)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

4.“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B 2.(1)是:这 (2)自:从 (3)咸:都 (4)类:像 3.(1)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地方,筑成愚池。 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 4.有人说是冉溪,有人说是染溪,当地人争论不休。 【解析】选自:《古文观止》 作者:柳宗元 年代:唐 参考译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作为积蓄,称它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B项正确,其他各项应分别改正为:A:余/以愚触罪。C:而/适类于余。D:故/更之为愚溪。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自:从。咸:都。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遂,于是。为,成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夷陵途中。②一阕:一首乐曲。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卧闻”一词暗示诗人的悠然自适,“系舟”一词点题。

B. “空江…‘明月”反衬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失江路”写出了诗人不小心掉入了江水之中。

C. “云水苍茫”既是写景,描绘了江水夜色茫茫;又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之情。

D. 月下歌者夜归,作者触景生情,触发了他系舟城下时内心的悲凉凄楚之感。

2.下列对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紧扣诗题中的“泊岳阳”,城里城下强烈对比,即城里钟鸣鼎食之欢乐和自己在城外孤舟上的羁旅之若进行对比。

B. 诗中特别注重对月亮的描写,勾勒了月亮升起、江月清辉、月下归船三幅画面,隐含了诗人被月色缭绕时的欣喜之情。

C. 这首诗从视觉与听觉两个角度描写了岳阳城外江畔的夜景,如水上歌是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明月、云水苍茫、轻舟飞逝是视觉感受。

D. “一阕声长听不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已经沉醉在江上的歌声之中。

 

查看答案

判断下列句子使用表达方式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A. 议论抒情    B. 描写议论    C. 记叙描写    D. 说明抒情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天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A. ③⑥⑤④①;②    B. ④①②③⑥⑤;    C. ③④①②⑥⑤;    D. ④③①②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B. 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约10天左右。

C. 我们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发现了斯石英是很坚固的。

D. 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了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英法联军当年火烧圆明园,把一个建筑艺术中的东方奇迹烧成一片废墟,让人叹为观止

B. 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称赞赢夫人大彻大悟,赢夫人却希望芈月永远不要有这种彻悟。

C. 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D. 看着李晓明风趣幽默的表演,众人也豁然开朗地笑起来,室内外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