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nǎng )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

1.下列选项中与“何老有”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不能通其意    B. 无丝竹乱耳    C. 持就火炀    D. 何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然未登泰山 _________         ②长江_________ 

山余亦未登 _________         ④吾远游冀、雍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

4.读罢全文,你觉得从二翁登泰山这件事中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1.D 2.曾经横渡这以前,先前 3.甲老翁的妻子和子女离开家乡了,只有老人一人罢了。 4.二翁登泰山,表现了他们乐观向上,老当益壮,热爱生活,奋进,有毅力、不怕困难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句子及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要根据平时的积累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之”的意义。例句中“之”的意思是宾语前置的标志。A项,“之”是助词;B项,“之”字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之”字是代词;D项,“之”的意思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故选D。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本题,要结合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做到解释准确、恰当。注意“绝”字的意思。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这里注意“去”“惟”等关键词的翻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1.有人认为“飞月向南端”中“飞”用得极好,请你作简要赏析。

2.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1)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__________

A.《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如武松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但最后还是被逼上了梁山。

C.《水浒》中的英雄虽然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D.《水浒》长期以来受到读者的喜爱,是因为书中有许多紧张、生动、富于传奇性的故事情节 ,例如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

(2)根据以下字的描述回答问题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居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a.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作者)写的《水浒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情节)。

b.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鲁提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几个学校的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B. 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C.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出并纠正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D. 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人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雨后,天空放晴,树木花草生机盎然,鸟儿欢唱,似乎在礼赞上帝的恩典!

B. 李悦琳想去学习一样乐器,当她面对小提琴和钢琴时,却又见异思迁,不知选哪一样。

C. 他的公正无私和雷厉风行使他与那位任人唯亲、优柔寡断的前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 无数离奇的念头,光怪陆离的幻象,奇异的声响,一齐向她袭来,使她感到恐惧。

 

查看答案

解释下面文段中加点词。

沧州南,一寺临河,山门于河,二石兽并沉焉。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