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先帝不以臣卑      肉食者,未能远谋

B. 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

C. 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不物喜,不已悲

D. 斟酌损,进尽忠言  既加冠,慕圣贤之道

2.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翻译成现代汉语。

3.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追述以往的经历,既表达对先帝的感恩之情,也表达对后主的耿耿忠心。

B. 诸葛亮认为目前南北已定,当率领全军复兴汉室,迁回旧都,实现先帝遗愿。

C. 诸葛亮主动请缨讨伐奸贼,为了表面决心,郑重立下誓言,如若兵败首愿受罚。

D. 诸葛亮担心后主听信谗言,因此恳切规劝后主,要广开言路,接纳治国良策。

 

1.A 2.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望在诸侯中扬名显达。 3.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4.B 【解析】参考译文 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望在诸侯中扬名显达。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反而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当时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正赶上兵败,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接受命令,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任命以来,早晚忧虑叹息,担心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的英明,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该勉励并率领三军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竭尽我有限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室,迁回旧都洛阳。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理事务斟情酌理,有所兴革,进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请)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如果您能这么做,那)我就感恩戴德感激不尽了。 1.考查对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掌握。B.许:答应/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C.以:把/因为;D.益:增加/更加;A.卑鄙:都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有:平民;百姓;躬:亲自;耕:耕种;苟:苟且;全:保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而的唐诗,完成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前三联运用设问、对偶和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______________的气势。

2.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

 

查看答案

阅读《大国手》,完成小题。

大国手

清朝末年,围棋界出现两大泰斗,一人姓施名恩,住上海;一人姓林名海,居京城。两人被誉为“南施北林”。

当时,林海生活没有着落,在段提督府邸做门客。一日,提督召见他说,有一队日本高手,自上海入境,打败施恩,一路北上,所向披靡。据说,领队的宛田,乃日本“第一棋士”。宛田进京,本帅想令你出阵,一试深浅。为了日本颜面,第一要输;第二要输得体面。达不到这两条,拿你全家是问。

林海思忖良久,只得应允。

数日后,宛田一行抵达京城。比赛地点设在提督府特别对局室。段提督亲自担任裁判长,施恩负责大盘讲解。

比赛那天,提督府门外人涌如潮,热闹非凡。经猜先,林海执黑先行。

林海的起手,下在了棋盘正中心。棋谚说,金角银边草包肚。棋下中腹的人,多为门外汉。宛田面露讥笑,果断将棋子落在一隅。林海略加思索,旋即镇头。

相传,唐宣宗年间,善棋的日本王子入朝进贡,皇帝曾令棋待诏顾师言与之对弈。师言曾用这招“镇神头”,令王子败得心悦诚服。

宛田对“镇”视若未见,继续贪占实地。林海针锋相对,依然高压夺势。很显然,林海一旦尽收腹地,宛田则必败无疑。宛田意识到问题严重,便申请暂时封盘。

宛田回到住所,与日方高手共商良策。皆说,果然高者在腹。面对林先生,唯有一拼,方可争胜负。

宛田再下出的棋,便多了几分霸气,逼得林海频频长思。

到第三十天,林海下出一招妙手,白棋像被点了要穴,顿时动弹不得。宛田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便称病不出,反复研讨。

不觉又是月余。宛田无奈之下,携厚礼密访施恩,许诺说,若能探得虚实,定有重金厚谢。

施恩对棋局本也迷茫,正想找林海讨教,便满口应承下来。

施恩见到林海,劝说,据我所知,林兄弟与提督早有协议。现在体面认输,实乃明智之举。

林海默然不决,说,你我兄弟,嗜棋如命,当知围棋起源中国。虽为游戏,却关乎大清国格,焉能不战而屈?

施恩羞红着脸,问,当前局面,如何应对?林海轻笑,说,思谋多日,偶得一招,唯鼻顶可解。

次日,宛田假作片刻思索,遂落子鼻顶。林海惊诧,微微摇头,只得另谋制敌良策。又数日激战,林海优势依然。

宛田绝望地想,林先生棋艺深不可测,即便认输,虽败犹荣。正举棋难定,适逢大雨,“咔嚓”一声霹雳,将他指间棋子惊落。

依照规则,宛田算“投子认输”了。段提督却惊呼,妙,妙不可言,

宛田仔细一瞧,竟然发现,滑落之子正断在黑棋筋上。有此一断,两边黑棋,必死一块。宛田确认后,一跃而起,冲向门外,站在雨里,又唱又跳。

林海对着棋盘,石佛般一动不动,直至封盘。

林海回到住处,饭也不吃,进了棋室。他交代夫人,任谁,也不要打搅我。

林海棋室的油灯,亮了一夜。拂晓,林海步出棋室,唤来妻子儿女,面色凝重地说,我离家之后,你们速速离京,越远越好。没有我的书信,万不可回。又嘱托夫人,凡我子孙,再莫学棋,切记!

夫人看到,林海一夜间竟白了大片头发,不禁失声痛哭。

林海走进棋室,神定气爽坐下,轻轻夹起一粒黑子,胸有成竹地落在底线上。这手棋,名曰“小尖”,看似笨拙,却像一把利刃,直指白棋软肋

施恩初见棋谱,颇感怪异。揣摩良久,方才发现,此棋一石三鸟,解危倒悬,妙不可言。他亢奋地断言,黑方小胜,已成定局。

宛田木然坐着,喉结上下涌动,嘴唇越来越抖,一口鲜红的血,疾射在棋盘上。

段提督急步抢出,对外宣布说,棋赛至今,已满百日,永久封盘!呕心沥血的名局,必将永垂千古!

林海听着外面的欢呼,企图站起,却四肢无力,浑身酥软,仰面跌倒……

    (选自《北京精短文学》2014年第12期,作者:白文玲)

1.用一句话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2.文中叙写唐宣宗年间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文中画线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赏析。

4.施恩与林海同是围棋界泰斗,他们都可称作“大国手”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道德遗产,是中华名族千百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结晶,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②传统美德中最重视一个“忠”字。传统意义上的“忠”,虽然有忠于君主的糟粕成分,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忠诚。屈原自投汩罗,张骞出使西域,戚继光抗倭,林则徐销烟……这些先贤的事迹之所以为人们世代传颂,就在于这种“忠”实际上促进了国家、民族发展。孙中山先生曾说:“现在说到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为;说忠于国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生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今天弘扬“忠”,就是提倡每一个人既要热爱我们的文化、族群,又要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做好每一件事。这种于国于事的担当意识,是实现名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③传统美德对促进人际和谐有积极作用。传统美德以仁爱为本,《论语》中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①,都体现了这种仁爱美德。“仁者爱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就必然为爱所驱使,为所爱的人奉献,关心他,爱护他。因此,这种美德是调节人际关系、保障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近年来,一些人过分追求个人私利,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紧张,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倡导仁爱,可以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提升奉献意识,使人与人相互为善,彼此之间充满友爱。因此,充分汲取传统道德中的仁爱美德,即是净化社会风气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需要。

    ④就个人而言,传统美德有助于为安身之命提供精神营养。读《陋室铭》可以知道,唐朝诗人刘禹锡,虽身处逆境却不改高洁的情操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就是因为他在仕途失意、不能“兼善天下”时,便以“穷则独善其身”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从而获得了“惟吾德馨”的精神回报和巨大的自我满足感。可见,中华传统美德,会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进而转化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⑤总之,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升华。我们只有继承中华传统美德,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才能促进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选自肖群忠的同名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及到尊敬其他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及到爱护别人的孩子。

1.读完这篇文章,概括一下你的认识:中华传统美德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5字)

2.阅读第②段,说说作者是如何阐述“忠”的时代价值的。

3.阅读第③段,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怎样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抗生素滥用

材料一:

天天6个月时被医院诊断得了咽炎并接受庆大霉素雾化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中,天天哭得很厉害,但护士却说没事,哭得越厉害吸入效果越好。10个月时,天天出现了异常,被医院诊断为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因就是半岁时做的那次庆大霉素雾化治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近日直言:中国滥用抗生素情况已到了不容忽视阶段。

材料二:

材料三:

老余:抗生素治病效果好,只要有点头痛发热,我就会自己到药店买一些服用。

花咖:现在的患者真怪,普遍喜好“三素一汤”,即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打点滴。

慕容:抗生素只能用于辅助治疗,但有些医生由于自身医疗水平和经济利益原因,把抗生素当成了“当家药”。

良心人:尽管国家早就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有些药店为了赚钱,只要你买,它就敢卖,完全不管病人服用抗生素后会不会有过敏反应。

青衫浪子:我国抗生素的使用陷入了“需要用,不需要也用;超时、超量使用”的怪圈,长期这样下去,非常危险,它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病菌产生耐药性。

材料四:

欧盟自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在养殖业饲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

从2008年开始,欧盟将每年的11月18日定为“欧洲抗生素宣传日”,旨在宣传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在美国被严格界定为处方药,没有执业医师的处方,药店不能向公众出售,否则将承担高额罚款和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最近,英国出台新的规定,医生不得给咽喉痛、扁桃体发炎、感冒等患者开具抗生素类药品处方,而应建议其回家休息,否则将受处罚。

1.滥用抗生素主要有哪些危险?

2.写出你从材料二中得出的三条有意义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内容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医生的处方在国外买不到抗生素类药物。

B. 导致儿童聋哑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合理使用抗生素。

C. 我国抗生素滥用主要表现在超时、超量、不按需使用。

D. 欧盟将2008年11月18日定为“欧洲抗生素宣传日”。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解决我国抗生素滥用这一问题。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①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一名句,人们常用来表达惜别之情的,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④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