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外古诗词赏析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

课外古诗词赏析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诗的前两句所描述的景致。

2.这首小诗的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尤其是“疑”字用得极妙,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1.示例:雨前花蕊初现、雨后花落春残 2.“疑”是“怀疑”之意,诗人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而产生奇妙的联想: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疑”字极有分寸地表达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惜春之情。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回答本题要抓住一二句的内容来体会,“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突出花蕊初现和花落春残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此题回答出联想和惜春之情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位哲人说过:“会倾听他人的人是宽厚的,会倾听自然的人是纯净的,会倾听自己的人是丰厚而智慧的。”品天地万物,读人间百态,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倾听。梳理心绪的烦乱,学着倾听,感受寂静之美,收藏快乐,洁净心灵。

请以“我在倾听             ”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要出现具体人名、地名、校名;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九鼎重器,百炼乃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草案。这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能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材料二: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在我们党治国理政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这是我国法治实践的一条基本规律。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分别进行了5次修改。通过修改,我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紧跟时代步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1.阅读材料一,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修正宪法案草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现实意义:____________   (2)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说说为什么要修改宪法。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三则材料,用概括性语言表述“材料三”中两幅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人,不小心就成了碎片

朱成玉

大概是朋友的死让这个下午风雪交加的吧。屋子被怀念和悲伤这两袭窗帘沉沉遮住。一个人的名字就这样在记忆的白纸上被黑色的绳索牢牢拴住,拴在一个黑暗的框子里。

朋友死于车祸,据说死时的惨状让人不忍目睹。

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我知道我的记忆里又多了几片忧郁的碎屑。那些碎屑一直在我的眼前飞着,渐渐飞出窗子,和雪花一起飘舞

朋友的母亲走进来,怀里抱着刚满周岁的小孙女。

老人为我倒水,不小心杯子掉到了地上。“人和这杯子一样,不小心就成了碎片。”我说。“可是活着的人还要好好活着。”老人用慈爱的眼神爱抚着怀里的孩子,喃喃低语。

窗外的雪花无休无止地飘着。我翻开朋友的诗集,看到了一首诗:

爱人离去时遗弃的车票

被撕碎的结婚照片

半块镜子,三滴眼泪

我把所有疼痛的碎片都装进抽屉

我的抽屉就是一部完整的童话

小小的女儿

你什么时候读懂

就什么时候长大

……

我看不下去,我的眼睛被泪水遮住。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这样那样的一些碎片,或者晶莹,如夜空的星斑斓闪烁;或者如角落中的网,粘挂着一些不忍回眸的经历;或者璀璨,如断断续续的琴声,如无法接连的诗句……

不知为什么,忽然想到了“黛玉葬花”,想到了“破镜重圆”,想到了川端康成“临终的眼”,想到了叶赛宁的眼泪,想到了黄永玉的一本书,想到了一句话:“生活,就是不断地把打碎的碎片重新组合起来。”

朋友悄然无声地走了,但我记住了老人的喃喃低语。是啊,活着的人还要好好活着,还要怀念。想想一个人一生中的一天是多么简单,从打开窗帘那一刻起,就开始去组合各种各样的碎片,例如摔落到地上的惊叫的瓷器,例如纷飞在风中的无依的花瓣,例如被车轮碾碎的花骸,例如被谎言撕裂的情感。

朋友用一生收集了无数碎片,组合成最美的诗篇。我也会积攒无数碎片,去汇成一条路,笔直地通向我的明天。

朋友走了,留下更多的困苦给他幼小的女儿和年迈的母亲。望着老人佝偻的脊背,一种无法言说的酸楚扎着我的心。“把孩子交给我吧,我会让她幸福的。”看看花朵般的孩子在奶奶怀里睡着了,我对老人说。“不用了,谢谢你。昨天我已经联系好了,准备带几个小孩子,明天家长们就把他们送过来,我和孩子的生活还不成问题。唉,挺挺吧,总会好的,我就不信这苦水能淹我一辈子。”

听老人说,她在自学初中课本,她说如果供不起孩子读书,就由她来教。“无论如何,我要让孩子得到幸福。”老人信心十足地说。

我震颤了,为这个坚强的老人。

“我来做孩子一生的老师。”迎着风雪,走出屋子,我用全部生命许下了这个沉沉的诺言。

(摘自《2017精美散文选》,有改动)

1.文中写到很多“疼痛的碎片”,速读全文,请简要概括。

2.阅读全文,依据提示,依次梳理“我”的感情变化和概括内容。

①(朋友离去时)忧伤和牵挂 (②________酸楚和感动_____ (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听到老人的话语时)

3.品析文中画线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那些碎屑一直在我的眼前飞着,渐渐飞出窗子,和雪花一起飘舞。(文中多次出现“风雪”“雪花”等景物,请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2)唉,挺挺吧,总会好的,我就不信这苦水能淹我一辈子。(这句话透露出老人怎样的思想及性格?)

4.仿照示例句式(保留加点的词),结合文意,说说“我” 读懂了什么。

示例:面对不幸的生活我从朋友的诗中,读懂了乐观,即便是“打碎”的生活,我们也要有一种重新来过的信念。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出相应的古诗文语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孤独”是古代文人墨客大都具有的思想情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的清高孤傲,“独倚望江楼”那是温庭筠对思妇独怀心事的怜悯,请你另外写出含有“孤”或“独”字的古诗句(要求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九、(18届四川眉山市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面对选文中画线句子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D.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下面各组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学习)学半                      然后能自(通“返”)也

B. 教学相(增长)也                  (阅读)十余岁

C. 弗食,不知其(美味)也            二石兽(一起)沉焉

D. 岂能(成为)暴涨携之去            众服(是)确论

3.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首先通过比喻引出“弗学,不知其善也”,接着论述了教与学的重要性,最后归结出“学学半”这个观点句。

B. (乙)文讲学家的“笑”,是嘲笑寺僧“不能究物理”;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C. (甲)文多采用对偶句,句式整齐,两两相对,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较强,而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D. (乙)文采用层层铺垫手法,语言平易简淡,在故事情节中制造出跌宕起伏的叙事波澜,意味悠长。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