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履于肆。仆私其直①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②,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③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谬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注】①直:价值。      ②过:探访。   ③踵:到,走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仆友人之履以归       窃________   

(2)适使其仆履于肆         市________

2.“友人”与楚人绝交的原因是_________

3.文中楚人的友人是一个_______的人

 

1.偷,偷取买,购买 2.楚人正穿着自己被人偷走的鞋子 3.知错就改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的两个字中有古今异义词,如“市”:买,购买。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窃”在现代汉语中有“偷,偷取”之意,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巢谷传(节选)

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十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朝的文学家______(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刻画了巢谷有情有义的高尚品质。

B. 本文赞扬了巢谷不畏牺牲的侠义精神。

C. 文中突出表现了巢谷对朋友肝胆相照。

D. 本文语言朴素平易简洁却又回味无穷。

 

查看答案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两首元曲表现了不同的心境,《天净沙·秋》表现了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表现了游子思归的悲凉之情。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首小令都运用了“天净沙”这一曲牌。

B. 两首小令开头都描绘了寂寥萧瑟的秋日景象。

C. 两首小令都运用了乐景反衬悲情的笔法。

D. 两首小令都将丰富的情感融汇在“景语”之中。

 

查看答案

默写

(1)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   (《蜀相》)

(2) _________________ ,时有幽花一树明。   (《淮中晚泊犊头》)

(3)黄芦岸白蘋渡口,___________________。   (《沉醉东风  渔夫》)

(4)夕阳下,_______________,两三航未曾着岸。(《寿阳曲·远浦归帆》)

(5)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点赞,为一网络语言。后引申为对某个内容表示赞同、喜爱。

请你以“为         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须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擦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1.概括文章所写的另外两个事例。

烧烤摊前卑微的老妇人兜售五香花生,不被人重视;

2.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

3.品析下面的句子。

(1)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从加点词语含义的角度品味)

(2)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4.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卑微的母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