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甲】文节选自____________(填朝代)的___________(填作者)的《桃花源记》。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便还家___________              (2)无论魏晋___________

(3)老幼男女耘于田间__________     (4)自不如远甚也____________

(5)答之_________                  (6)不知有汉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5.下面对【甲】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 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桃花源人的淳朴、热情。

C. “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想法。

D. “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1.东晋陶渊明 2.(1)通“邀”,邀请(2)更不要说(3)全,都(4)遗憾(5)详细(6)竟然、居然 3.(1)老人和小孩都显出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2)就带领妻子和子女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4.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等。 5.C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要求学生牢记《桃花源记》及陶渊明的相关文学常识。 2.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要”是通假字,通“邀”,邀请。“无论”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解释为:更不要说。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1)句中的关键词有“黄发”“垂髫”等。(2)句中的关键词有“妻子”“绝境”等。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宋]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1.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

2.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诗词名句默写。

(1)挑兮达兮,在城阙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带“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17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产生很好的社会效果。为此,某校开展以“我爱朗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宣传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美文】“朗读”是体会语言美的重要途径。如要让你从老舍、朱自清、冰心的作品中选一篇朗读,你会选谁的哪篇作品?请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作者:_____________,作品: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巧妙劝说】为了提高朗读能力,李超同学打算周六晚上收看一期《朗读者》,却被妈妈以耽误学习为由阻止。假如你是李超,会如何劝说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音乐院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

文段中的“你”是指名著《傅雷家书》中的__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___(体裁)文字名著。其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傅雷,他把法国作家巴尔扎克《__________》中的大部分都翻译成了中文,为中法两国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的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 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C. “太极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D. 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