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面对那些不体面的亲人 ①一上班,人都到齐后,坐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面对那些不体面的亲人

①一上班,人都到齐后,坐在我对面的小从站起来说:“中午请大家赏光一起吃顿饭。”男同事嬉笑着追问缘由:“是不是有什么喜事了?”小从笑笑:“我娘来了算不算?”男同事愣了半天,不停地点头说:“算!算!”

②难怪他会发愣,这还是第一次有同事因为母亲的到来而请客。我小声问小从:“为什么妈妈来了要请大家吃饭啊?”她还是笑,说:“我一直让我娘来,她终于肯来了,我想让你们见见她啊。”

③竟然是这样的缘由。

④下班后,一行人便去了不远的一家饭店。十几分钟后,小从把她母亲从住处接了过来——很土气很难看的一个农村妇人,皮肤粗糙,眼神浑浊,身形微微佝偻,一条腿微微跛着,看上去似乎很老了。衣服是新的,穿在她身上却显得非常别扭,看到我们,她咧开嘴笑起来。

⑤出于礼貌,我们跟她打招呼,喊伯母。她应着,笑,口中不知道喃喃说着什么,地方口音实在重,听不太明白。

⑥小从却不觉,搀着母亲的胳膊,把她按到中间的正位上,说:“娘,他们都是我同事,不用太客气。”我们跟着附和地笑。

⑦然后小从点菜,边点边说:“其实没啥好吃的,娘,比你做的都差远了,咱家那饭才叫好吃。”又冲我们说:“我娘最棒了,什么都会做,做的葱油饼,比大饭店的强多了……”平常小从就爱把娘挂在嘴边,这次更是收不住口了,絮絮叨叨地说起娘的好来。比如娘手巧,会绣花会自己做衣服;娘聪明能干,供了两个大学生;还有,娘好看,是村里最好看的女人……说到这儿,小从的母亲打断她说:“这丫头,又瞎说,也不怕同事们笑话。”“谁瞎说,我就觉得你好看。”小从说着转着圈看听得一愣一愣的我们,问:“你们说我娘不好看吗?”“好看!”

⑧小从笑起来,然后一样样往母亲盘子里夹菜,脸上带着无比骄傲的面容。一顿饭,在小从和母亲的嬉闹间吃得别温馨。看着年轻美丽的小从,拥着那个老而丑陋的农村女人,那种无所顾忌的亲密亲近,我的心里忽然泛起一丝羞愧。和小从的家庭相比,我这个来自小县城的条件要好许多,可是尽管如此,我还是一直没有邀请过父母来这个繁华的大城市。他们都是太普通的工人,没有读过多少书,不太会说话,母亲还下岗了,有时去做钟点工……实话说,他们这样的身份,因为不够体面,让我不想摆到我今天的生活中。

⑨而那个中午,我看到渐渐沉默下来的,并不只是我自己。我知道开始起哄的那个男同事,一直羞于承认自己有个智力低下的哥哥;而那个刚上班不久的女孩,某天介绍来投奔她的姐姐时说是个邻居。只有小从,她是那么骄傲她有一个大字不识、从来没有走出过那个村庄的娘。小从不隐瞒她的存在,更不介意她的出现,正因为这样,这个太过平凡、不体面的娘,在我们眼中,也变得可敬可爱和美丽起来,让人羡慕,让人敬仰。

⑩我们也许各自都有不体面的亲人,在很多时候,我们遮遮掩掩,不想把他们带到生活中来,甚至连他们的爱都抹去。原来这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卑微,是我们让自己生命中最宝贵和最值得骄傲的情感委屈了。原来不体面的,是我们自己。

晚上回去以后,我忍不住打电话给爸妈:“我想你们了,来看看我和我的生活,好吗?”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1)竟然是这样的缘由。(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小从却不觉,搀着母亲的胳膊,把她按到中间的正位上……(赏析动作描写)

3.母亲到来后,小从为何一定要请同事吃饭呢?

4.谈谈你对结尾“晚上回去以后,我忍不住打电话给爸妈:‘我想你们了,来看看我和我的生活,好吗?’”这句话的理解。

 

1.同事小从带着娘请同事吃饭。 2.(1)“竟然”表现一种出乎意料,表明小从因为自己母亲的到来而请同事吃饭,让我们感觉很吃惊。(2)“搀”表明小从待年老的母亲耐心、细心、体贴,“按”写出她“强行”把母亲安排到正位,是对母亲的尊重,是她以母亲为骄傲的体现。 3.向同事介绍自己的母亲,她以自己有这样的母亲为骄傲;同时也把母亲摆到自己的生活中,让她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 4.示例:结尾“我”邀请父母来看看我和我的生活,是一种愧疚的表现,也意识到在很多时候,我们遮遮掩掩,不想把不体面的亲人带到生活中来,甚至连他们的爱都抹去。原来这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卑微,是我们让自己生命中最宝贵和最值得骄傲的情感委屈了。原来不体面的,是我们自己。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注意重点是人物和事件。本文中的主要人物是同事小从和她的母亲。事件是:小从请客。故可概括为:同事小从带着母亲请同事吃饭。 2.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竟然”出乎意料之意,表明小从因为自己母亲的到来而请同事吃饭,让我们感觉很吃惊。(2)本题要求从动作描写的角度赏析。动作(行动)描写的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心理,并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或什么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结合本句话分析,“搀”表明小从待年老的母亲耐心、细心、体贴,“按”写出她“强行”把母亲安排到正位,是对母亲的尊重,是她以母亲为骄傲的体现。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文本内容回答即可。这是对母亲的尊重,也是母女之间感情的体现,让自己的母亲参与自己的生活。 4.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愧疚”分析心理活动即可。同时结合第10段内容“我们也许各自都有不体面的亲人,在很多时候,我们遮遮掩掩,不想把他们带到生活中来,甚至连他们的爱都抹去。原来这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卑微,是我们让自己生命中最宝贵和最值得骄傲的情感委屈了。原来不体面的,是我们自己。”分析阐述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因为成熟,所以低头

张兴旺

①生活中,感悟无处不在,哲理时刻在心。喜欢垂钓,经常驱车到城郊,每当路过一片片成熟的稻田时,心中感触颇深,触景生情,突然从心底冒出一句话:稻子熟时头自低。

②在春风乍起的时节,绿油油的稻子昂首挺胸,颇有少年狂气,任凭风的吹拂左右摇摆,好不得意。它曾经历过春的阳光雨露,也曾经历过夏的暴风骤雨,正因为渐渐品味了岁月的沧桑,所以一到秋天,它饱含稻穗的头就悄然低下,那里面充满了智慧和感悟。

③现实中,或许只有当心中充满智慧和爱时,我们才会学着低下头。低下头感激曾被给予的种种恩泽;低下头反思自己的境遇;低下头躲避风雨肆虐……或许有人说低头是懦弱和胆怯,是软骨头。自然法则告诉我们:其实激流勇退,规避锋芒,避实就虚往往可以使你消灾免难,受益匪浅。

④恰当的低头是一种睿智。水是万物中至柔之物,它无形无状,岩石下有其足迹,石缝中有其身影,它甘于低头,善处万物之下,因此睿智的它才会拥有水滴穿石这样以柔克刚的力量。倘若我们有水这样能屈能伸的精神,或许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当我们被一堵墙挡住时,用力推倒它无疑是一种好办法,而绕过它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省时省力简单有效的妙招呢?

⑤今天的低头是为了明天的昂首。司马迁遇李陵之祸惨遭宫刑,受尽了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他本可以像屈原一样一死了之,来维护固有的尊严,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活下去。这个痛苦的灵魂用双手叙写悲愤,用智慧创作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名书《史记》,更是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千古文化赞歌。他的低头并非是为了能苟延残喘,而是用片刻的“懦弱”换来了不朽的光辉。反观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杀现象,在遭遇不幸或是不公时,他们为何就不能痛定思痛,冷静思索,趋利避害,选择暂时的低头呢?

⑥明智的低头更是一份成熟。生活在现代都市中,有些所谓的坚强和坚持已经不再具有现实意义了,灵活的变通才是一张通行证,因为睿智的低头是一种达观和开明。当然,这里的变通是基于道德的前提下,不是出卖灵魂和肉体。正如古人所说: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与其坚守一些无谓的尘风旧土,还不如手持通行证来得舒坦、便捷。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⑦适时低下头,与成熟牵手,与睿智做伴,感受水的智慧,体味人生百态。识时务者为俊杰,让我们学着低下头,用智慧开辟一条风平浪静没有暗礁的航道,让生命之舟躲过狂风暴雨礁石浅滩,驶向那心驰神往的成功彼岸。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2.理清文章结构,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

3.指出第小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结合生活实际简要阐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芮伯献马贾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节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①贾()祸:招引祸患。贾:招致。②帅:通“率”,统率。③捐:抛弃,舍弃。④哓(xiāo):嚷叫。⑤谮(zèn):诬陷,中伤。⑥渎货:贪财货。渎:通“黩”,贪污。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_______  (2)而皆于子_______

(3)献之_______                (4)王怒芮伯_______

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王必信                    燕雀安知鸿鹄志哉(《陈涉世家》)

B. 将以献王                  土墙凹凸处(《幼时记趣》)

C. 王之左右必子获为不止一马  扶苏数谏故(《陈涉世家》)

D. 尔知王之渎货启之          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3.翻译下列句子。

(1)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4.请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从中获得的一点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曲池荷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2.本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

(1)【识人】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说这话的是谁?由这个情节可以看出她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姓名:          ;性格特点:              

(2)【知事】

班级组织了“识英雄,讲故事”的专题活动。请你在下列英雄人物中选取一个,讲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并简述选他的理由。

①保尔  ②孙悟空  ③林冲  ④汤姆•索亚

人物:         

故事情节:                  

理由:                      

(3)【读文】

学校决定举行“最美朗读者”活动,你的朋友小明有一定的朗诵才能,但是缺少参与的勇气,作为好朋友的你将如何去劝说他参赛?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

(2)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论语》)

(6)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7)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8)秋是迷人的,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写尽了秋日水天一色的净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