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明虽然在体育方面有天分,在审美方面...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明虽然在体育方面有天分,在审美方面也有过人之处。(把“虽然”改为“不但”)

B.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保护并了解”改为“了解并保护”)

C.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删掉“之一”)

D. 我们顺利地按照村长的指引,找到了那位佝偻着身躯的羌族老奶奶。(把“顺利地”移到“找到”之前)

 

C 【解析】此题考查修改病句。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C.此句属于前后不一致,应删去“是否”,所以“删掉‘之一’”的改法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舞蹈家杨丽萍对自己的每一个舞姿都有极高要求,甚至自认为有点吹毛求疵了。

B. 国庆节当日,同学们不言而喻地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C. 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只有拥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D. 我们对别人说的话千万不要断章取义,这样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chóu  chú__________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2)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láng jí __________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留下眼泪。

(3)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huò bù dān xíng____________的日子。

(4)我huǎng rán dà wù ____________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2)《十五从军征》中写老兵遥望家园所见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朝天子·咏喇叭》中描摹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怀》)

(5)请把杜牧《赤壁》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以这句话,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③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①初见小闫,觉得他特西藏,皮肤黝黑,头发微卷,一袭藏袍加身。看不出实际年龄,二十多,或是三十多。

②因火车晚点,小闫接到我们时,已是凌晨两点。拉萨的天上,挂着一个大而圆润的月亮。

③小闫热情地来握我们每个人的手,嘘寒问暖的,满脸璀璨的笑,牙齿泛着月光色。他给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嘴里亲热地叫着大哥大姐小弟小妹。“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西藏!扎西德勒!”他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说,把他的话送到每个人心上。

④高原的不适,被他的真诚冲淡了,大家兴奋地围着他,找到亲人般的。从唐古拉山过来后,就一直病歪歪的一大姐,也被他感染了,精神抖擞地跟着他说:“扎西德勒!”

⑤后来的数天,小闫一直跟我们朝夕相处着,是我们游西藏全程的导游。西藏线路长,每日奔波在路上需十来个小时,加上高原缺氧,有些人身体吃不消,闹起情绪来。小闫一再道歉,仿佛那都是他的错。他自掏腰包买了西瓜请大家吃,并找着乐子逗大家,问:“朋友们,你们知道来过西藏的客人都怎么形容西藏吗?”“美!”我们不约而同说。的的确确,西藏除了美,真的再找不到好的词来形容它。天蓝得似水晶。云是成群结队、前呼后拥的,一律的白而绵软。放眼处,山高水阔,云雾缭绕。草甸上,羊群或是牛群,似散落的珠子,白的,黑的,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山坡下,间或端出一大片开得好好的油菜花,惹得大家一阵惊叫,油菜花呀!八月天里能见到油菜花,实属幸福。还有高入云端的雪山,琼楼玉宇般的,在云雾的环抱中忽隐忽现,美得让人心疼。人间仙境,非西藏莫属。

⑥小闫笑了,其实我们西藏,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大美西藏!”大伙不依,齐声叫起来:“嗬,这哪里是四个字,分明还是一个字,美!”“看来我还真骗不了你们。”小闫狡黠地眨了眨眼,说:“对啊,就是美。这样的美,是我们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相遇啊,也许我们这辈子再也不会来西藏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使劲地看,把西藏最美的景致带回家,朋友们,你们说对不对?”“对!”众人响应。

⑦“好,那就让我们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心在飞扬吧!”小闫的手在半空中用力一挥。这一挥,把一车人的激情全调动出来了,大家跟着他学说藏话,学念六字真言,听他讲西藏的风土人情。路再远,身体再不适,亦不觉得。

⑧当一车人扑向一个景点,小闫只倚在车旁,静静地等。他手上把玩着一串玻璃珠子,眼光越过一群一群的人,望向远方,疲惫的,又是深情的。有人好奇,打趣他:“小闫啊,西藏处处是金是银是绿松石红珊瑚什么的,你怎么还玩这种破玻璃珠子?”小闫一愣,不好意思地笑,与先前神采飞扬的导游判若两人。他低头,轻轻抚着玻璃珠子,说:“这是我女儿给我的礼物呢。”

⑨大家这才得知,小闫根本不是西藏人,他家远在山东,他是来援藏的导游。本来说好待满四年就回去的,但临走,他不舍得了,他留了下来。他来西藏那年女儿刚出生,如今女儿都七岁了。他偶尔回家探亲,女儿一路高叫着告诉别人,西藏的爸爸回来了。他听到,心很疼,但最后他还是回到这里。

⑩“这里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牵着我,让我离不开它,也许有一天我终究会回去,但我将非常想念它。”小闫说。我们齐齐点头,我们信。不远处,白日光照着雪山圣湖,寥廓晶莹,有着高贵的宁静,动人心魄。我们一边欢喜着,一边惆怅着,尚未离别,已开始想念,竟不能自已。

1.本文叙写了援藏导游小闫的故事,主要写了三个场面:(1)_______、(2)_________、(3)在景点叙述身世。(要求:突出地点和事件,

2.根据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

(1)本文的语言鲜活又生动。如第①段中的加点词“西藏”,本属于名词,在本文的语境中活用为_______词,表示______________;再如第⑥段中的加点词“狡黠”,本意是指狡猾、诡诈,含贬义,在本文的语境中属于______(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用法),解释为_____________,表现了小闫为了给大家带来快乐,故意活跃气氛、逗乐大家的情态和心理。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对于表现小闫形象的作用。

3.第⑩段画线句中的“高贵的宁静”有哪些含义?

4.本文第⑨段和链接材料的画线部分都属于哪一种叙述方式?各自在文中有何作用?

【链接材料】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 ” ……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叙述方式:________

本文第⑨段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画线句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