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2)《十五从军征》中写老兵遥望家园所见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朝天子·咏喇叭》中描摹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怀》)

(5)请把杜牧《赤壁》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遥望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生子当如孙仲谋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莽、觅、冢、戟、销、郎、雀、锁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以这句话,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③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①初见小闫,觉得他特西藏,皮肤黝黑,头发微卷,一袭藏袍加身。看不出实际年龄,二十多,或是三十多。

②因火车晚点,小闫接到我们时,已是凌晨两点。拉萨的天上,挂着一个大而圆润的月亮。

③小闫热情地来握我们每个人的手,嘘寒问暖的,满脸璀璨的笑,牙齿泛着月光色。他给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嘴里亲热地叫着大哥大姐小弟小妹。“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西藏!扎西德勒!”他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说,把他的话送到每个人心上。

④高原的不适,被他的真诚冲淡了,大家兴奋地围着他,找到亲人般的。从唐古拉山过来后,就一直病歪歪的一大姐,也被他感染了,精神抖擞地跟着他说:“扎西德勒!”

⑤后来的数天,小闫一直跟我们朝夕相处着,是我们游西藏全程的导游。西藏线路长,每日奔波在路上需十来个小时,加上高原缺氧,有些人身体吃不消,闹起情绪来。小闫一再道歉,仿佛那都是他的错。他自掏腰包买了西瓜请大家吃,并找着乐子逗大家,问:“朋友们,你们知道来过西藏的客人都怎么形容西藏吗?”“美!”我们不约而同说。的的确确,西藏除了美,真的再找不到好的词来形容它。天蓝得似水晶。云是成群结队、前呼后拥的,一律的白而绵软。放眼处,山高水阔,云雾缭绕。草甸上,羊群或是牛群,似散落的珠子,白的,黑的,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山坡下,间或端出一大片开得好好的油菜花,惹得大家一阵惊叫,油菜花呀!八月天里能见到油菜花,实属幸福。还有高入云端的雪山,琼楼玉宇般的,在云雾的环抱中忽隐忽现,美得让人心疼。人间仙境,非西藏莫属。

⑥小闫笑了,其实我们西藏,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大美西藏!”大伙不依,齐声叫起来:“嗬,这哪里是四个字,分明还是一个字,美!”“看来我还真骗不了你们。”小闫狡黠地眨了眨眼,说:“对啊,就是美。这样的美,是我们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相遇啊,也许我们这辈子再也不会来西藏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使劲地看,把西藏最美的景致带回家,朋友们,你们说对不对?”“对!”众人响应。

⑦“好,那就让我们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心在飞扬吧!”小闫的手在半空中用力一挥。这一挥,把一车人的激情全调动出来了,大家跟着他学说藏话,学念六字真言,听他讲西藏的风土人情。路再远,身体再不适,亦不觉得。

⑧当一车人扑向一个景点,小闫只倚在车旁,静静地等。他手上把玩着一串玻璃珠子,眼光越过一群一群的人,望向远方,疲惫的,又是深情的。有人好奇,打趣他:“小闫啊,西藏处处是金是银是绿松石红珊瑚什么的,你怎么还玩这种破玻璃珠子?”小闫一愣,不好意思地笑,与先前神采飞扬的导游判若两人。他低头,轻轻抚着玻璃珠子,说:“这是我女儿给我的礼物呢。”

⑨大家这才得知,小闫根本不是西藏人,他家远在山东,他是来援藏的导游。本来说好待满四年就回去的,但临走,他不舍得了,他留了下来。他来西藏那年女儿刚出生,如今女儿都七岁了。他偶尔回家探亲,女儿一路高叫着告诉别人,西藏的爸爸回来了。他听到,心很疼,但最后他还是回到这里。

⑩“这里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牵着我,让我离不开它,也许有一天我终究会回去,但我将非常想念它。”小闫说。我们齐齐点头,我们信。不远处,白日光照着雪山圣湖,寥廓晶莹,有着高贵的宁静,动人心魄。我们一边欢喜着,一边惆怅着,尚未离别,已开始想念,竟不能自已。

1.本文叙写了援藏导游小闫的故事,主要写了三个场面:(1)_______、(2)_________、(3)在景点叙述身世。(要求:突出地点和事件,

2.根据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

(1)本文的语言鲜活又生动。如第①段中的加点词“西藏”,本属于名词,在本文的语境中活用为_______词,表示______________;再如第⑥段中的加点词“狡黠”,本意是指狡猾、诡诈,含贬义,在本文的语境中属于______(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用法),解释为_____________,表现了小闫为了给大家带来快乐,故意活跃气氛、逗乐大家的情态和心理。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对于表现小闫形象的作用。

3.第⑩段画线句中的“高贵的宁静”有哪些含义?

4.本文第⑨段和链接材料的画线部分都属于哪一种叙述方式?各自在文中有何作用?

【链接材料】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 ” ……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叙述方式:________

本文第⑨段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画线句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①大家应该都读过J.K.罗琳的魔幻系列小说《哈利·波特》,或者看过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吧。在系列的第一本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哈利在圣诞节得到了一件神秘的礼物——隐身斗篷。有一天深夜,他独自一人悄悄地摸进了禁书馆查找资料,幸亏他穿着隐身斗篷,否则,如果被发现了,就会受到重罚。2017年6月26日是这本书出版20周年纪念日,《哈利·波特》的忠实读者们都盼着有一天自己也能真的拥有这样一件隐身斗篷。这又何尝不是科学家们的梦想呢? 其实他们早就开始行动了。

②2006年,物理学家约翰·彭德利首次提出了用透镜改变光向、隐藏物体的方法。2013年、2014年美国的德州大学和罗切斯特大学相继找到隐形的方法。201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发明出了隐身斗篷。这种斗篷是由上百万个微小的金镜子组成的,这些镜子有多小呢?它们的宽度只有我们头发直径的1/1000。

③我们平常为什么能看见物体?这是因为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光发生了散射和反射。通俗地说,就是照到物体上的光弹了回来,而这些弹回来的光又传到了我们的眼睛里,所以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如果不希望看到物体该怎么办?办法就是阻止光发生散射和反射,这些微镜其实就是起这个作用的。因为这些镜子的大小不一,所以散射光能相互抵消,让观察者觉得光是从平面上反射过来的。这种镜子只有80纳米厚,非常轻便。不过,目前的隐身斗篷还非常小,大约只能覆盖几个生物细胞那么大的面积。

④最近,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研究人员也表示研究有了进展。他们研制的隐身斗篷是通过电磁波的干扰,让物体表面散射回来的光看上去像是从平面反射过来的效果。

⑤如果有一天真的有隐身衣可以买,这个世界会不会出现乔治·威尔斯的小说《隐形人》中那样胡作非为的人呢?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7年第8期)

1.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2.段最后一句中加点词 “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用透镜改变光向、隐藏物体的方法,是物理学家约翰·彭德利首先提出来的。

B. 美国加州大学和英国科研人员研制的“隐身斗篷”分别是通过镜子抵消散射光和电磁波干扰的方式,使观察者觉得光是从平面上反射过来的,从而实现“隐身”效果。

C. 2015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发明的隐身斗篷很小,但很轻便。

D. 不希望看到物体的唯一办法就是阻止光发生散射和反射。

 

查看答案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

四年,执阿里不哥党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侧,帝语之曰:“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 ”对曰:“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帝惊曰:“卿年少,何从得老成语?此言正与朕意合。”由是深重之。至元二年秋八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增食邑至四千户。辞曰:“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帝动容,有间曰:“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

(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木华黎:成吉思汗手下骁将,开国功臣。②世祖:忽必烈。③执:捕捉,抓到;阿里不哥:忽必烈之弟,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政策,曾与忽必烈展开内战,兵败后,被忽必烈幽禁。④甫:刚刚。⑤膺:担任。⑥有间:过了一会儿。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之曰_____

以私憾杀人____

何从得老成____

深重之____

(2)下列各句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

例句:遽以私憾杀人

A.光先帝遗德      B.啮人,无御之者

C.美于徐公      D.是人多以书假余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3.翻译下列句子。

(1)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八则》)

4.请概述第二段中关于安童的两件事。

 

查看答案

阅读叶燮的《客发苕溪》一诗,完成第7题。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清代诗论家。②苕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首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诗歌的最后两句,分析作者的心情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