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匠心(小说) 杨一凡 1穆爷爷是镇上的木匠...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匠心(小说)

杨一凡

1穆爷爷是镇上的木匠。

2听说他从小便没了父母,被一个好心的木雕师傅养大。木雕师傅本是紫禁城里头修缮宫殿的匠人,几经辗转流落到了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他刻刀下的凤凰漂亮得像是要飞起来一样。穆爷爷承袭了他的手艺,木雕水平出神入化。无奈战乱年代无人欣赏木雕,他便转了行,做了个普通的木匠,平日里干些简单的木工活计。

3“穆爷爷”这称呼,实际上唯有我这样叫。穆爷爷住在镇外的一座废园子里,又因性情不喜喧闹,多次训斥了去废园子探险的孩子们,便在孩子中得了个“老怪”之名。而我每次去都安安静静,因此,我才得到在废园长久停留的特权。

4废园已有好些年头了,100年?200年?没人说得清。其间换了数任主人,最终荒芜破落至今。别人都不懂为什么穆爷爷要住在这么个坍圮了大半的地方。只有我明白,穆爷爷是为了这园子里的木雕。

5穆爷爷时常在园子里抚摸着那些染上尘埃、疲惫不堪的雕花,就像很多年前那位木雕师傅所做的那样。木雕师傅在这园子里叹惋了半辈子,最终也未能见到它焕然一新的模样。听闻这位老人临终时还拉着穆爷爷的手嘱咐,游廊的花窗该如何开,亭子的匾额该如何修复。末了说:“老头子我这一辈子,最遗憾的就是看着那帮洋鬼子打了进来,毁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年我没出息,自个儿跑出了京。老天爷发善心,让我到了这儿,安安稳稳活了几十年。可我这心里头难受啊!那年我背着包袱走出屋子,见着的最后一样东西就是我还没做完的花雕……”

6“小穆啊,老头子有私心,舍不得这门手艺跟着我埋进土里。你把那园子修修好,就当是圆了老头子的一个梦。”

7我不懂那是怎样深重的愧怍和念想。

8记忆里穆爷爷曾说:“丫头,你看看这些木头。它们都是活的啊!这些断了翼的鸟,折了枝的花,也会感到疼的啊。”

9彼时我抬着头,懵懵懂懂地问:“是像阿苗摔伤了一样疼吗?”好像世间之事,至伤痛也不过臂上一块瘀青。涂上药酒,吹一口气,就可以消隐无踪。

10“还要更疼啊。”穆爷爷笑了起来,摸着我的头,“阿苗长大了就会懂的。”

11我时常觉得,穆爷爷做木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则是为了修复那些木雕。

12在那些缓缓流动的时光里,我也曾整日徘徊于亭台楼阁间,指尖掠过雕花的窗棂。我想,一定有那样的一个瞬间,我也曾感受到指尖的温热与浅浅的呼吸,听到那些花鸟的不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瑟忍冬。

13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木凳,暖阳。穆爷爷伏在案上,布满皱褶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他的脚边堆满木屑,空气里有陈旧却不曾霉变的木香。

14好像一个世界的种子就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

15时光荏苒,岁月静默。小镇一如既往的宁静。

16我一天天地长大,穆爷爷一天天地变老。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的荒草,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那双眼睛染上一点点浑浊,目光却依然专注而执着。

17他开始加快了修复木雕的速度。以往我去时,还能见他在做着不知哪家的木凳,现在却已渐渐看不到了。他一心扑在了他的木雕上。

18穆爷爷说:“丫头,我担心我的时间不够了啊。”

19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瘦着,好像把所有的气血都注入了刻刀。

20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什么事要发生了。

21但我没有试图阻止穆爷爷的废寝忘食。那样的专注,仿佛最轻微的扰动都是一种罪过。

22现在回头看去,我想有些事情早已注定。或许,在木雕师傅收下这个弟子时,命运就开始以无可逆转的姿态走向终局。

23那一日我出门前,母亲接了个电话,在那里怔怔站了几秒,尔后放下听筒向我招手:“阿苗,回来。”

24我站住了,犹疑了一瞬间,又迈开了步子。

25“我要去废园。有什么事,一会儿再说吧。”

26好像这样就能改变已发生的事实一般。

27母亲急急地追出来,我却已消失在小巷深处。

28我到废园时,静寂的园子里隐有人声。我并没有进去,而是转了个弯,去了废园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一座小亭,四根红木柱子上游龙蜿蜒,昂首奋飞,栩栩如生。

29——昨日我来时,穆爷爷指着那条失了双眼的游龙,道:“这是园里最后一处需要修复的地方了。”语调兴奋如孩童。

30“了却这桩心愿,我也能安心地入土了。”

31谁料一语成谶。

32穆爷爷的葬礼我没有参加。我觉得穆爷爷仍然在那园子里,静默地摩挲着那些活过来的木头,古老的纹理斑驳出崭新的色彩。葬礼时我就在那儿,独自像个疯子一样地哭了一场,泪眼蒙眬中重又看到了那个苍老却笃定的身影。

33我想穆爷爷一定还是开心的吧。

34看着两代人,或许是更多人的梦想在手下圆满。

35那以后我再未去过废园。不,现在它已不叫废园了。省城来的专家见到它后如获至宝,听闻修复它的老人业已过世,又是好一阵扼腕叹息。

36废园的名字被从古籍中翻了出来。它叫匠园。木匠的匠,工匠的匠。

37镇上的几个老人一拍脑袋,笑叹道:“我说老穆怎么总守着那个园子呢。你还记得不,他单名一个匠字啊!”

38穆匠。木匠。匠园。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09日 16版)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阿苗长大了就会懂的。”纵观全文,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阿苗对穆爷爷的懂。

3.下面两句中加点在“活”的意思相同曲?为什么?

(1)丫头,你看看这些木头。它们都是活的啊!

(2)我 ……,静默地摩挲着那些活过来的木头,古老的纹理斑驳出崭新的色彩。

4.请任选一种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5.“匠心”其实就是工匠精神,请结合文章内容,细细品味穆爷爷的一生,谈谈你对“匠心”内涵的理解。

6.请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1.木匠穆爷爷秉承师傅遗志,倾其一生修复一处毁于战火的园林中的木雕,使其恢复原貌,大放光彩。 2.(1)“穆爷爷做木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则是为了修复那些木雕。”这句话体现了“我”对穆爷爷在理解。 (2)“而我每次去都安安静静” “但我没有试图阻止穆爷爷的废寝忘食。那样的专注,仿佛最轻微的扰动都是一种罪过”文中多处描写“我”静静地看穆爷爷干活,体现了“我”在懂事。 (3)文章12 段描写“我”对那些木雕的欣赏,体现了“我”的懂。 (4)“好像一个世界的种子就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体现了“我”对穆爷爷工作价值的高度赞扬,这也是一种懂。 (说出两条即可) 3.两个“活”的意思都是富有生命力的,(1)句中的“活的”是说这些木雕被老一辈工匠雕刻得栩栩如生,获得了艺术生命力。(2)句中的“活过来”是说那些被损坏在木雕通过穆爷爷的修复又重新焕发新的艺术生命。 4.通过外貌和神态描写,体现了穆爷爷的衰老但又执着的精神。体现了他为修复木雕耗费了毕生的心血。 5.(1)具有高超的技艺,对艺术精益求精。 (2)淡泊名利,为艺术奉献终生。 (3)具有家国情怀,注重传承和发扬。 (4)重诺守信。(答两点即可) 6.(1)每个词语独立成段,表强调,以引起读者在阅读思考。 (2)三个词语在排列上呈递进关系,表达了作者所要颂扬的不只是穆爷爷一个人,更是以木爷爷为代表的工匠群体,以及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工匠精神。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仔细阅读文章可知,本文讲的是木匠穆爷爷秉承师傅遗志,倾其一生修复一处毁于战火的园林中的木雕,使其恢复原貌,大放光彩的故事。 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仔细阅读文章,从“穆爷爷做木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则是为了修复那些木雕”“我每次去都安安静静”“我没有试图阻止穆爷爷的废寝忘食。那样的专注,仿佛最轻微的扰动都是一种罪过”等多处描写可以看出“我”渐渐懂事了。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境 ,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准确把握词义,可从多个角度入手,比如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等。联系具体的情境可知,句(1)中的“活的”是说这些木雕被老一辈工匠雕刻得栩栩如生,获得了艺术生命力;句(2)中的“活过来”是说那些被损坏在木雕又重新焕发新的艺术生命。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画线句运用外貌和神态描写,体现了穆爷爷虽然衰老但又执着的精神,体现了他为修复木雕耗费了毕生的心血。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仔细阅读文章,了解穆爷爷所做的事情,从中可以看出,穆爷爷具有高超的技艺,对艺术精益求精;他淡泊名利,为艺术奉献终生;他还具有家国情怀,注重传承和发扬;他重诺守信。这秀都是一个具有卓越的“工匠精神”的人具有的优秀品质,这也是“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作用的分析能力。最后一段中三个词语各自成句,起强调作用,引发读者在阅读思考;三个词语在排列上呈递进关系,表达了作者所要颂扬的不只是穆爷爷一个人,更是以木爷爷为代表的工匠群体,以及从他们的工匠精神;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阅读时评,思考天下事,完成题。

写下时间简史的人被时间带走了

毛建国

在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是谁?在很多人的答案里,这个人是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霍金曾经写下《时间简史》,这是很多人的书橱必备,可在这个春天,他却被时间带走了。3月14日,霍金的子女正式发表声明,“我们深爱的父亲今天去世了。”声明称,霍金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个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的影响将会持续多年。

在当代科学家中,霍金可能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之一。他到中国的次数其实并不算多,但他的影响早已经植入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从一个侧面看,评价一个名人的影响力,可以看其进入了多少中国学生的作文。从小到大,一代又一代人,霍金是经久不衰的励志案例。有人感慨:你是我从小到大作文里必写的例子,是我们的榜样。

有一种鸟儿的光芒,是无法压抑的,再大的风雨,也挡不住一颗奔向天空的心。很多人提到霍金,都要讲到他残缺的身体。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无法想象的一切,却成为霍金的“磨刀石”,让其光芒愈加熠熠生辉。霍金曾经说过,“虽然我行动不便,说话需要机器的帮助;但是,我的思想是自由的”。这句话打动了无数人,激励了无数人。

但是,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学术之外的资本等于零。在霍金的心里,更在意的可能还是自己的学术,而未必是自己的“故事”。霍金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取得学术上的成果,来自学术的评价可能是其最为看重的。不是所有人都懂科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世界需要科学,需要真正的科学家。正如霍金子女所说,他的工作和成就的影响将会持续多年。当我们谈论霍金时,首先把其当成一个科学家,站在科学的角度谈论他,而不只是关注他的身体,关注他经受过的苦难。

今天,人们向霍金致敬,其实也是在向科学致敬。1918年11月7日,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讲师的梁漱溟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一个“往好里去的”世界,应该是一个由科学引领的世界,应该有着一批像霍金一样的科学家。这是一个有利于科学家诞生的时代吗?这样的答案是沉重的。在消费主义浪潮里,人们看到了无数的诱惑与障碍。

但不管如何,请相信,这个世界一定会有人有志于科学。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穷尽一切努力,让所有有志于科学的人,带着温暖前行。科学高峰是不容易攀登的,这条路上往往伴随着艰辛与孤独。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未必在乎社会评价,但我们还是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力量。就像现在,人们争相谈论着霍金,关心他曾经的一切。这样的礼敬,是一个科学巨匠应该得到的,也是一个社会应该展现的价值导向。

那个写下《时间简史》的人被时间带走了。但时间带不走他的精神,带不走他的学术。今天,对霍金的最好纪念,就是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科学的环境,让那些有志于科学的人温暖(来源《北京青年报》2018-03-15)

1.认真阅读文字,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本文的论点。

2.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述这样运用的作用。

3.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霍金是生于忧患的典型,请再例举古今中外类似的人物。(例举二人即可)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孝基仁爱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 “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 “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注释】 许昌: 古地名, 在今河南境内。 如礼: 按规定礼节。 就:本义为 “接近”,此指“得到”。驯谨:顺从而谨慎。

1.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富人一子            吾德馨 (《陋室铭》)

B. 富人病死北山愚公者    年九十(《愚公移山》)

C. 如得灌园就食百姓       孰敢不箪食壶浆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D. 不复有           望其旗靡,逐之。(《曹刿论战》)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表现了张孝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从三个方面回答)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言:回答,说。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B. 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鄙视之情。

C. 全诗只有二十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

D. 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2.诗人访隐者不遇,心情是惘然若失的;也有人说,诗人虽然访隐者不遇,但心情是欢畅愉悦的。对诗人访隐者不遇的心情,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说出理由。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古诗文中的空缺部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2)_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4)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5)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查看答案

(18届湖北随州市曾都区中考适应性考试)2018年初的大雪,是我们随州五十年一遇的大雪,那漫天雪花,大地银装,你一定还记忆犹新,请你运用下面的词语和诗句写一段描写雪景的片段。(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漫天飞舞  罩上  苍苍茫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