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注释:此...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注释:此诗是诗人晚年漂泊于安徽龙山登高之作。唐宋时,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

1.诗中提到了哪些具体的重阳习俗?

2.赏析“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赏菊、登高、饮酒、采菊。 2.一语双关;表达对菊花之苦(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的同情;以菊自比,抒发自己一生屡遭挫败和打击的忧伤、苦闷之情;问句形式,感情真挚、强烈,表现作者思乡念亲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文,根据诗文所写的物象概括作答。围绕着诗文中的“登高”“举觞”“菊花”内容概括作答。 2.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注意作者的情感)。本题作答可以从双关和拟人修辞的运用角度结合诗文主旨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见字如面】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 作为翻译家的傅雷在书中体现出了对艺术的极高修养:美术、音乐、戏剧等,涉猎广泛。

B. 这本家信集,辑录了傅雷作为父亲写给儿子傅聪的关于生活和艺术讨论的100多封书信。

C. 书信中,傅雷常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体现了他对儿子的尽心尽责和爱子深情。

D. 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在家书中以优美的文字、生动的譬喻强调:指导做人是第一位的。

 

查看答案

【国家宝藏】

《国家宝藏》节目创造了全新的表达,梳理沉睡的古老文物,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让古老和年轻握手,让           ,让            。它让古典文化不仅“活”了起来,还“潮”了起来,更“燃”了起来。

仿写句子,使之与上下文意思连贯、清晰:让________________,让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词大会】

中国人信奉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修齐治平、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兼济天下等东方智慧都可以在古典诗词中找到对应。    (1)   ,人生的大起大落与社会的动荡变迁都在平仄的韵律中归于平静;  (2)   ,帝王将相何尝不叹服于历史的宿命?     (3)   ,哪一点大智慧不是从实践而来?

按照语境,将下面的选项填在上文横线上:

A.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从“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C.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查看答案

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出汉字。

人情shì____故           jié____

风雪载____途             羁____

 

查看答案

用诗文原句填空。

(1)关关雎鸠,___ (《诗经 关雎》)

(2)蒹葭萋萋,____  (《诗经 蒹葭》)

(3)一日不见,____   (《诗经 子衿》)

(4)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______,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阡陌交通,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7)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

(8)送别诗中,既有王维“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的缠绵伤感,也有王勃“__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广阔襟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