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14分) 永不受伤的飞翔 ①一个深秋的傍晚,我不紧不慢地...

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14分)

永不受伤的飞翔

一个深秋的傍晚,我不紧不慢地骑车往家里赶。

快过幸福大街的时候,一辆摩托车从我身后呼啸着过来。我发现这辆车的轱辘后边好像拖带着什么东西。正好这辆车要拐弯,速度慢了下来,我才看清楚,车上有两个人,前面是个女的,后边是个男的。男的手里拿着一截儿短棍,短棍上系着一根细线,线的末端拴着的,竟然是一只鸟。

傍晚的风大了起来,刮得脸生疼。风又灌进脖子,让人不自觉打了个寒噤。那只鸟在风中瑟缩着,显然已被拖得奄奄一息了,身子和腿已经不能动弹,只是它的翅膀还在扑腾着。我看不到鸟的表情,但从它的挣扎中,我能感受到它的痛苦。

我本能地紧蹬了几下,拦住摩托车,急切地把小鸟的惨状告诉了他们。谁知后面的那个男人朝我一瞪眼,不耐烦地说:我早知道了,用你管?

我一下子被噎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笑了笑,近乎哀求地说:大小它也是个生命,放了它吧。谁知那个男人嘴里嘟囔了一句:这人有病!

摩托车又一次启动了,地上的鸟还在挣扎,但已经站不起来了,翅膀在颤抖中不断扑腾着。这时,一个孩子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叔叔,你把小鸟放了吧,你看它多疼啊,它妈妈看到了会哭的。循着声音看过去,车的另一边,是一个小男孩。我认识这个小男孩,他就是附近那家馒头铺老板的孩子。

孩子的话显然触动了女人心中柔软的部分,她回过头对男人说:放了吧,放了吧。男人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松开了手。车开走了。

鸟半躺在地上,男孩走过去,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手心。我说:孩子,这小鸟伤得很重,恐怕……”不料,孩子抬头朝我灿烂地笑了笑,说:无论伤多重,治一治伤口,一样可以好好地活。

这个孩子好像没有上过一天学,我经常看见黑而瘦小的他,蹬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巷口弄堂里四处吆喝着卖馒头。听说他的父亲早亡,娘儿俩靠开馒头铺维持生计。有时候,我还看到有孩子欺负他。前些日子,他的母亲又嫁了一个男人,那个男人的脸总是黑沉沉的。我一直以为,这孩子应该是一个受伤的生命,在人生最美好的童年,他失去了同龄人应该有的阳光、温暖和爱。他的可怜和无助,一度引起我的悲悯。

然而今天,他对待小鸟的态度和他的话让我震撼,我感受到了一个弱小生命骨子里的刚强。我说:那你就好好照顾它吧。孩子说:放心吧,我会给它喂水、喂食,而且会陪它说话的……”

我骑车离开,街边的路灯次第亮了起来,                                        。    

那只鸟最终怎么样了,我不知道。后来,那家馒头铺搬走了,孩子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有意思的是,有一天晚上,我还梦到了那个孩子。梦中,他和那只被救的小鸟一起在晴空里幸福地飞翔。

我想,这样的一个孩子,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过得很好,因为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选自《读者》  有删改)

1.请根据文意,在下列表格里填上恰当的内容。(2分)

情节内容

人物形象(小男孩)

劝男人放开小鸟

勇 敢

(1)____  ____

善 良

叙男孩过去经历

(2)____  ____

 

2.文章题目永不受伤的飞翔有什么含义?(3分)

3.文章第十二自然中写到了作者的梦境,这段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4.文章结尾一段中,作者写道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3分)

5.给第十一自然段续写一句话,与环境描写及我当时的心理相符。(3分)

 

1.(1)救起小鸟(决心给小鸟养伤)(2)坚强 2.一是指受伤的小鸟在男孩的救助下,一定会再次奋发振翅的飞翔。二是指小男孩没有让艰难困苦留下阴影的乐观向上的生活。 3.表达了作者对小鸟和男孩的境况的牵挂,寄寓了作者对小鸟和男孩(特别是男孩)的未来的美好祝愿。 4. 这句话是说,只要一个人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那么生活中的任何艰难困苦都会被打败。就像文中的小男孩,虽然遭遇了那么多不幸,但他的心灵却依然那样善良、乐观、坚强,他就是“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答题要求:对句子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 5.略(结合小鸟、男孩、路灯,写出我内心的温暖和希望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根据表中的提示,阅读作品,概括情节,抓住各情节中人物言表现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用课文原句填空

(1)子曰: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论语》)

(2)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自摩《再别康桥》)

(3)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4)云横秦岭何家在?_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_______________。          (《我爱这土地》)

(6)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

(7)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                                 (《木兰诗》)

(8)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9)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美景,且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偶有微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海燕》)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___________、孙悟空被封为_________、猪八戒封为____________、沙僧封为____________、白龙马封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学习。

笃志中学举办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七彩神话”为主题的探究学习是其中的活动之一。请你走进缤纷绚烂的神话天地,走进神奇美妙的神话世界。

【神话与诗歌】

(1)在下列表格中填出相应的内容。

神话故事

诗句

精卫填海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A

莫道匹夫枉逐日,艳阳岁岁照桃林

牛郎织女

B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神话人物谈】

(2)上面表格中神话故事的主人公的性格有什么共同特点?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愿望?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诸葛亮传

①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乐毅,时人莫许之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②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与为盟。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③十二年春,亮率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百姓安居,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

④是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初,亮自表后主曰:“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无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选自陈寿《三国志》)

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人莫之也   许:赞同    B.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   申:申明

C. 足容棺    冢:坟墓    D. 政事无巨细,咸于亮      决:决断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是以分兵屯田 /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B. 随身衣食,仰于官 / 宣以颁诸吏

C. 及卒,其所言 / 王其言,煮头

D. 亮疾病,于军 / 其子以病先

3.翻译句子

(1)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2)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4.请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第④段中画线句子在内容表达上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是(  )

①他也很希望他的同学来对他讲些闲话,然而他的同学却都自家管自家的玩去

②只有他一个人锁了愁眉,舌根好像被千钧的巨石锤住的样子,兀的不作一声

③好容易下课的铃声响了

④先生退去之后,他的同学说笑的说笑,谈天的谈天,个个都同春天的燕雀似得,在那里作乐

⑤一见了他那一副愁容,没有一个不抱头奔散的,因此他愈加怨他的同学了

A. ②①④③⑤    B. ③②④①⑤    C. ③④②⑤①    D. ④③②①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