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 “放学后,我同学们一起学校操场上篮球。”

解说:这句话中的加点词分别是连词、副词和动词。

C.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解说:这句话主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 大兄何见事之晚

解说: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表示感叹语气。

 

B 【解析】试题分析:B项解说有误。“放学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操场上打篮球”中的“在”是介词,不是副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在中美贸易战中,由于美国的咄咄逼人,促使中国开始了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对等回击。

B. 扬州市区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项目自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平均每天租车量约2000余人次。

C. 张教授的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

D. 父爱犹如茉莉一样,也许没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但他永远会让你感到温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母师长无时无刻都在关心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B. 阳春三月,游览园林固有情趣;可穿行在古城的大街小巷,目不窥园,亦别有风味。

C. 一到活动课,操场上就人声鼎沸,气冲斗牛,显示出青春的活力。

D.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pìn)     对(jiào)     育(bǔ)        祷(qí)

B. 友(zhì)     红(yīn)      罚(chěng)     愧(zuò)

C. 古(gèng)    恶(zēng)     问(jí)        午(shǎng)

D. (bài)     丰(ráo)      恐(huǎng)     默(qì)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

请以《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用细节描写刻画出人物的精神,并适当抒情议论。⑵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⑶感情真挚,不得抄袭或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搭车记

小时候,黎鸣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警察。每当在电影里看到警察说“我是警察”时,他觉得忒威风。几年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分到市公安局当了一名警察。

黎鸣家在两百里之外的农村。回家时,先从市长途汽车站坐车到县长途汽车站,然后再坐通乡镇的公共汽车,到镇上下了车,再步行三公里才到家。从市内到县里,车十分钟一趟,很方便,但从县里到镇上,就比较麻烦了,有时,两个小时也发不了一趟车。

黎鸣开始试着搭车,是在上班一年之后。这一天,他站在回家的路口,学着港台片上警察的样子,拦住一辆面包车,然后出示了警官证说,我是警察,想搭你的车。司机打量了一下他全身的警服,并没看他的证件,就痛快地说,上来吧。

上车后,通过交谈,才知道司机是黎鸣家所在的镇街上的,在镇政府旁边开了一家饭馆,每隔几天开车去县城买一次菜。到了镇上后,司机主动说,你离家还远,我送你吧。从镇上到村里三公里的路程,步行需要半个小时,而坐车,五分钟就到家门口了,省了他以前的步行之苦。

第一次搭车,黎鸣觉出了搭车的好处,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自此,每次回家,他都在县城搭车,而且每次都能如愿。这更使他感觉到了当警察的优越性。

后来,黎鸣又从市内开始搭车了,从市里搭到县里,再从县里搭到镇上。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直接从市里搭到镇上。他搭的每一辆车,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他送到家门口。

黎鸣对工作也很努力,几年后,被提拔为户政科副科长。

秋天的一个周六上午,黎鸣又站到了作为交通枢纽的路边上,想搭车回家。

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过来,他招了招手,轿车在他面前停下了。车停下后,黎鸣才看清,这是一辆2.8排量的“奥迪A6”。他迟疑地放下了手,因为坐这种车的,不是领导,就是大老板,他以前可从不搭这么高档的车。车窗玻璃缓缓下降,司机探出头问他,有事吗?

黎鸣说,我……想搭个车。这是他搭车以来第一次说得这么迟疑。

去哪里?黎鸣说出了他所在的那个县那个镇的名称。

司机说,我这车去省城,不顺路。

好好!那你快走吧!黎鸣竟然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时,从车内传出一个浑厚的男人的声音,上来吧,搭一段也行呀。

黎鸣一想,去省城虽然不顺路,但从最近的路段下车,离他所在的镇也只有十几公里了,应该能搭到车。就拉开车门上了车。

后排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微胖,两个鬓角已经泛白。

男人主动问,小伙子,在哪工作呀?

黎鸣掏出警官证,递给男人说,我在市公安局,这是我的证件。

男人看了看他的证件,还给了他。

静了片刻,男人又问,小伙子,经常回家吗?黎鸣说,每周都回。

经常搭车?黎鸣点了点头。

那,你为什么不坐客车呢?黎鸣说,要倒好几次车,不方便。

你每周都回家干什么?

看我的母亲。

你母亲一个人在家?

是的。

那为什么不接来一起住?

那得等分了房子,我现在还住着集体宿舍。

男人再也没有说话。

到了该停车的时候,男人说,别停了,还有时间,把他送回家。

黎鸣说,这怎么好意思?男人说,这有什么?举手之劳。

一直到了黎鸣的家门口,黎鸣下了车,对男人说,真的谢谢您了!

男人说,这是应该的,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是为你服务的。

这句话把黎鸣扔进了雾谷。但很快,黎鸣就把这件事情忘掉了。

一天早上,刚上班,局长一个电话把黎鸣召到办公室。

局长问,你是不是搭过省公安厅马厅长的车?

黎鸣愣了一下后,马上明白过来,感觉要大祸临头了。因为,根据纪律,非公务行为,是不允许利用职务之便随便搭车的。

一瞬间,他的汗就下来了。他胆怯地看着局长问,我……我是不是……给你惹麻烦了?

局长“哼”了一声说,瞧你这点儿胆,搭车时的胆儿哪去了?

他羞愧地低下了头。

好了,没什么事。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马厅长是和我一起开会时顺便提起的,他表扬了你,说你孝顺,每周两天的休班时间都不去休闲娱乐,而跑到农村去看望你的母亲,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这样的了……

从此,黎鸣再也没有搭过车。

(选自小小说集《玉米的馨香》,有删改。作者邢庆杰)

1.小说具体描述了黎鸣两次搭车的情形,请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搭车经过

心理变化

第一次

黎鸣工作一年后,学港台片上警察的样子,在县里回家路口搭车,面包车司机将其送到了家门口。

姑且试试——________

第二次

________

迟疑——如释重负——疑惑不解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回家时,从市长途汽车站坐车到县长途汽车站,然后再坐通乡镇的公共汽车,到镇上下了车,步行三公里到家。(结合加点词语分析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②男人说,这是应该的,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是为你服务的。(这句话有何意味?)

3.小说详细描述了黎鸣第一次搭车的情景,这样写有何作用?

4.文中马厅长、公安局长没有对黎鸣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你是否认同他们的做法?请结合文本和生活经验,陈述观点和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