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蒙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        ⑵即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

担而立______________             ⑷但手熟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⑵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⑶以我酌油知之。

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当涉猎         微颔之

B. 大兄何事之晚    其发矢十中八九

C. 为大有所益    钱覆其口

D. 涉猎          世无双

4.甲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乙文所阐释的道理可以用四字成语“___________”高度概括。

 

1.推托重新放下同“耳”,罢了 2.(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2)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当年那个吴县的阿蒙了。(3)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3.A 4.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熟能生巧 【解析】甲: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宋 乙: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 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更”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重新”的意思。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岂”“博士”“卿”“以”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夏  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__、树阴满地、____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________的心情。

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字的妙处。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

【活动一】名著阅读。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 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 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 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 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 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茶由口 进去,汗马上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他不敢再动了。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该选段出自老舍的小说___________,“他”指的__________

(2)请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原著补写两个与“他”相关的请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文学社开展以“我爱校园”为主题的对联征集活动。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四季美景养灵性,

下联: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3)卿今者才略,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

(4)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6)《木兰诗》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子,

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和体验。在光未然的《黄河颂》里,感受到黄河勇敢坚强的英雄气pò(  ),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chì(  )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qiè(    )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xiǎn(  )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情怀。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及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及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B. 《木兰诗》这首长篇叙事诗,以“木兰是女郎”为构思核心,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少女情怀。

C. 《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D.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他们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