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句积累与运用。 (1)__________,僧敲月下门。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名句积累与运用。

(1)__________,僧敲月下门。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作者写自己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的《饮酒》中,反映诗人生活志向,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商隐的《无题》中用比喻象征手法极写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对鸟及潭影的描写,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鸟宿池边树 (2)芳草萋萋鹦鹉洲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4)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5)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6)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7)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8)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萋”“鹦鹉”“赢”“蜡炬”等字词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了《清名》,我们会为徐阿婆那坎坷的人生而感叹,也会为她一生维持清名的执着而动容。的确,漫漫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清名

梁晓声

倘非子诚之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子诚是我学生,他的家,在西南某山区的茶村。今年清明后,他有几天假,约我去他的老家玩。我总听他说那里风光旖旎,经不住动员,成行。

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

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

那会儿茶农们都背着竹篓或拎着塑料袋子前往茶站交茶。一路皆五六十岁男女,络绎不绝。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一米六七、八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八十三了。”

“八十三还采茶?!”

我不禁向那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

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及嫁龄,镇上乃至县里的富户争娶,或为儿子,或欲纳妾;皆拒,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后来,丈夫因为成分问题,回村务农。然知识化了的男人,比不上普通农民那么能耐得住山村的寂寞生活,每年清明前,换长衫游走于各村“说春”。当年当地,农村人大抵文盲,连黄历也看不懂的。她丈夫有超强记忆,一部黄历倒背如流。“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但一般告诉,则不能算是“说春”。“说春人”之“说春”,基本上是以唱代说。不仅要记忆好,还要嗓子好。她的丈夫嗓子也好。还有另一本事,便是脱口成秀。“说”得兴浓,别人随意指点什么,竟能说唱出一套套合辙押韵的掌故来,百难不倒,像是现今的“R&P歌手”。于是,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在人们,那是享受了娱乐的回报。在他自己,是一种个人价值体现的满足。所谓与人乐乐,其乐无穷。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原本皆大开心之事,遂成罪过。丈夫进了学习班,“说春人娘子”一急之下,将他们的家卖到了仅剩自已穿着的一身衣服的地步,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一袋一袋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地还。乡亲们过意不去,都批评她未免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重要。若失清名,家便也没什么要紧了。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

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三十几岁的独生儿子病故了。媳妇改嫁,带着孙子远走高飞,早已断了音讯。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七八年前,将名下分的一亩多茶地也退给了村里……”

“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连地都没了,可怎么活呢?”

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保障后者们的一般生活需求,同时两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

“办法是很好,多数干部也算做得比较有责任。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县里的一位副县长,明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贪污受贿,酒色财赌黑,五毒俱全,原来不是个东西,三年前被判了重刑……”

“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茶地多的人家采茶,一天采了多少斤,按当日茶价的五五分成。老人家眼力不济了,手指也没了准头,根本采不了芽茶,只能采大叶茶了,早出晚归,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只能挣到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啊!”我一时失语。

“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几乎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自己也知道了。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也不知道的样子,就着自己腌的咸菜,每日喝三四碗糙米粥,仍然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

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退还”尚未“还”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钱。

子诚说:“转告也是白转告……”

我恼了,训道:“明天,你必须那么对她说!”

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

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

“我要听的是她的原话!”

“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

我不禁再次失语,竟至于,羞愧极了。

……以后几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然而其步态,毕竟那么的蹒跚,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去向我所不晓得什么圣地。有一天傍晚下雨,她戴顶破了边沿的草帽,用塑料布罩住竹篓,却任雨淋湿衣服……

那曾经的草根族群中的美女,那八十三岁的,身患癌症的,竭力挺直身板的茶村老妪,又使我联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独行侠……

似乎,我倾听到了那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

反反复复,二字而已。

不久前,予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老人家认真到极点,还央求村支书为她从县里请去了一名公证员……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

我又说不出话来,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放下电话的。想到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还”这个字,顿觉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已构成人格的侮辱。

清名、清名……

这一旦在乎反而累人自讨苦吃的东西呀,难怪今人都避得远远地,唯恐沾上了它!

我之羞愧,因亦如此……

(选自作者同题文章,有删改)

1.徐阿婆为了维护自己的清名,做了哪些事情?请分别简要概括。

2.文章第3段,作者着力描写清明时节茶树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3.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文中多处写到徐阿婆竭力挺直身板,用什么用意?

(2)“我之羞愧,因亦如此……”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4.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5.如何理解文中的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这句话?此句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甲)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乙诗从视听两个角度展现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的诗句是哪两句?(2句)

2.结合甲词乙诗内容,谈谈划线部分所流露出的情感有何异同?

 

查看答案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百许头/二黍许

B. 明灭可/胡不我于王

C. 皆若游无所依/谷传响

D. 其境过清/域民不封疆之界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下列对文中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只作者被贬到永州之后所写的,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B. 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C. 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

D. 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屿”“”“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凄清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查看答案

按照课文意思,解释下面文言文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吾固不杀人。(《公输》)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信未孚,神孚也。(《曹刿论战》)福: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腰: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____________________

(5)尔辈不能物理。(《河中石兽》)究: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